收取存款后出具虛假存款憑證的行為認定
裁判規則:
利用擔任信用社業務代辦員的職務便利,采取收取村民存款后出具虛假存款憑證,未如實報賬的欺騙手段,將應入賬的存款占為己有,數額巨大,構成職務侵占罪。
基本案情:
上訴人原為農村信用合作聯社某信用社某村信用站業務代辦員,在其住家內長期代辦該村民的個人儲蓄存款業務。上訴人代理信用社收取存款過程中,在收取各被害人村艮存款后,用載有儲戶名、存款金額、存款時間、利率等內容,但僅加蓋其經辦業務私章而無信用社公章的內部憑證,作為存單交付存款的村民,并利用上述村民文化水平低,辨識能力缺乏的情況,蒙騙村民是信用社的存款單,將上述村民交存信用社的現金占為己有。2004年12月11曰,農村信用合作社聯合社通告撤銷村一級信用站,上訴人的代辦員資格終止。上訴人隱瞞其已經被解聘的事實,繼續以信用社名義吸收村民存款,并使用“全國農村信用合作社現金收方傳票”及其個人私章蒙騙村民,將35名村民欲存人信用社的現金占為己有。
爭議要點:
上訴人的行為應如何定罪處罰。
裁判理由:
本案上訴人在沒有其他經濟來源及還款能力的情況下,將大量儲戶存款用于個人揮霍,且對自己擅自處置的款項未作任何記錄,表明其主觀上毫無歸還的意愿,其犯意應當認定為非法占有。職務侵占罪與挪用資金罪的區別之一就是主觀犯意不同。前者對資金是以非法占有為犯意,后者是出于暫時挪用后再歸還的犯意。故上訴人的行為不符合挪用資金罪的構成要件。
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在客觀方面的一個主要特征是吸收存款行為系以吸存者自己的名義進行,吸存對象往往是受吸存者的誘惑而交存款項,雙方就吸存者身份的認識是一致的。而本案上訴人的行為系冒用信用社名義而非以個人名義進行,上訴人能夠吸收到存款,是因為村民誤以為其仍是信用社的代表,并非村民受髙利率等手段所誘向其個人存款。故上訴人的行為不構成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
上訴人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利用其擔任信用社業務代辦員的職務便利,采取收取村民存款后出具虛假存款憑證,未如實報賬的欺騙手段,將應人賬的存款占為己有,數額巨大,其行為構成職務侵占罪。
上訴人還另冒用建設銀行的名義,及在被信用社解聘后,故意隱瞞其不再是信用社工作人員的事實,繼續以信用社名義非法占有村民存款,數額特別巨大,其行為另構成詐騙罪,依法應數罪并罰。
適用法律:
第一百七十六條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擾亂金融秩序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
單位犯前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第二百七十一條第一款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單位的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將本單位財物非法占為己有,數額較大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數額巨大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處沒收財產。
第二百七十二條第一款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單位的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挪用本單位資金歸個人使用或者借貸給他人,數額較大、超過三個月未還的,或者雖未超過三個月,但數額較大、進行營利活動的,或者進行非法活動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挪用本單位資金數額巨大的,或者數額較大不退還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主犯沒抓到從犯怎么判
2021-03-11律師可以為委托人提供哪些服務
2021-01-30中華老字號被人搶先注冊怎么辦
2020-12-16違章最遲什么時候處理
2020-12-23合伙人退出錢怎么算
2020-11-27交通調解協議書能否反悔
2020-12-22工傷和第三方賠償可以同時嗎
2020-12-13私人借款抵押物怎樣處理
2021-02-12拆入資金用于什么方面
2021-02-08啥時候提出放棄繼承權
2021-02-23買房定金繳納多少錢,法律有什么規定
2021-01-27雇傭關系的賠償責任是什么
2021-02-25車險索賠小技巧
2021-03-10旅游保險法有哪些相關規定
2020-11-30合同上寫工作兩年后交保險合法嗎
2021-01-17保險合同的訴訟時效是多久
2021-02-21農村居民應該怎樣主張以城鎮居民標準賠償
2020-11-22辦照期間肇事,保險公司該不該賠?
2020-11-08拆遷評估后多長時間補償拆遷
2021-01-06新農村建設拆遷補償多少錢一平米
2021-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