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微信對話生成器、訂單生成器、轉賬生成器等軟件偽造照片。這些軟件,可以隨意設置買家和賣家的微信名稱、頭像和聊天內容,轉賬記錄也可以任意設置,為了逼真,甚至電池電量、運營商都可以自行選擇。為了制造生意火爆的假象,增加產品的可信度,個別微商利用這類軟件自說自唱杜撰微信聊天記錄和轉賬記錄,還會使用另一款手機支付截圖生成器的軟件來偽造一筆筆的支付寶轉賬記錄,然后將這些自制的網頁曬到朋友圈,讓大家信以為真。朋友看到火爆景象,就會做代理,然后形成循環,同樣賣不出貨,繼續尋找下線。
這種尋找代理模式,一步步從微商演變成傳銷。
什么是傳銷?
組織者或者經營者發展人員,通過對被發展人員以其直接或者間接發展的人員數量或者銷售業績為依據計算和給付報酬,或者要求被發展人員以交納一定費用為條件取得加入資格等方式取得利益。傳銷最大的特點就是獎金分配制度是金字塔分配。
如何鑒別微商是否具有傳銷性質?
1.是否收取入門費
傳銷必須繳納一定的高額會費或購買高額產品才能入會。而微商是低門檻或者零門檻成為經銷者,比如我們周圍就有很多不壓貨不庫存無代理費的微商品牌。
2.商品價值價格是否差距巨大
傳銷的話一般商品價值低,而價格高,這是要為各級下線留出賺取差額的可能。如果發現商品的價值和價格很大差距,就很可能是傳銷。
3.商家是否只關注“賣”不關注“買”
一般商家會關注商品的銷量、用戶的消費體驗、能否商品改進等,但如果只關注怎么賣貨,是傳銷的可能性就比較大。
4.是否分等級銷售
這是十分關鍵的一點。正常的話是多銷多得。但微商是上一個代理者拉下線,所賺金額一定比下線多,鼓勵你越早加入,拉越多的下線。無論后入者多努力,也不會單個商品所賺金額超過上線,也就是金字塔分配制度。
曾經誤入傳銷的劉女士稱,一個一級下有三個二級,如果一級是掙一萬的,二級是八千,二級如果繼續發展下線,會賺的比八千要少,傳銷組織就是通過這種方式來發展下線。
5.是否采取欺詐手段
嚴女士稱當初朋友承諾自己月入千萬,然而成為“微商”之后并沒有多少生意,于是朋友告訴他你可以使用微信對話、訂單、轉賬生成器,偽造繁榮景象,通過這種手段吸引更多的人來加入,也就發展成了她的下線。
法律明文禁止傳銷行為
《禁止傳銷條例》第七條規定,下列行為,屬于傳銷行為:
(一)組織者或者經營者通過發展人員,要求被發展人員發展其他人員加入,對發展的人員以其直接或者間接滾動發展的人員數量為依據計算和給付報酬(包括物質獎勵和其他經濟利益,下同),牟取非法利益的;
(二)組織者或者經營者通過發展人員,要求被發展人員交納費用或者以認購商品等方式變相交納費用,取得加入或者發展其他人員加入的資格,牟取非法利益的;
(三)組織者或者經營者通過發展人員,要求被發展人員發展其他人員加入,形成上下線關系,并以下線的銷售業績為依據計算和給付上線報酬,牟取非法利益的。
《禁止傳銷條例》第二十四條規定:
組織策劃傳銷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沒收非法財物,沒收違法所得,處50萬元以上200萬元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介紹、誘騙、脅迫他人參加傳銷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沒收非法財物,沒收違法所得,處10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參加傳銷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可以處2000元以下的罰款。
傳銷行為構成犯罪
《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條規定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
組織、領導以推銷商品、提供服務等經營活動為名,要求參加者以繳納費用或者購買商品、服務等方式獲得加入資格,并按照一定順序組成層級,直接或者間接以發展人員的數量作為計酬或者返利依據,引誘、脅迫參加者繼續發展他人參加,騙取財物,擾亂經濟社會秩序的傳銷活動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罰金;情節嚴重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案例:
首例微信傳銷案的當事人陳志華,靠一張嘴到處忽悠“月入百萬微信營銷商業模式”,329人受騙,向他繳納了461萬余元現金。以推銷微信服務為名,要求參與者繳納一定的費用成為其微信代理商,并按照一定順序組織層級,以直接發展人員的數量作為計酬依據,引誘參與者繼續發展他人,騙取財物,擾亂經濟社會秩序,構成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
總結:
微商是互聯網思維接地氣的表現,但隨著媒體的大量披露和報道,口碑直線下降,在一片繁華的背后,總有傳銷的鬼影在晃動。披著互聯網外衣的新型傳銷手段使得本來無罪的微商,被冠之以“微傳銷”的壞名聲。不是所有的微商都是傳銷,微商本無罪,傳銷壞名聲。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為您總結的關于“做微商需謹慎,謹防變成違法行為”的相關知識,做微商需謹慎,謹防變成傳銷組織,在文中有具體內容的詳細介紹,希望可以幫助到您。如果您還有任何疑問,歡迎進行律師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刑事訴訟庭審程序是怎樣的
2020-12-31不安抗辯權人的解除權的條件是什么
2021-02-03抑郁癥離婚補償標準是怎樣的
2021-03-04執行董事可以做股東代表訴訟的原告嗎
2021-01-23商標權轉讓流程及資料是怎樣的
2020-12-22機票退票費如何認定
2021-02-18行政處罰的管轄原則是什么
2021-02-01網上炒股注意事項
2021-01-24審判監督庭有權嗎
2020-12-11最高法立案必須要身份證號碼嗎
2021-01-09勞動者口頭申請辭職是否有效
2021-02-13設立商業銀行分支機構,營運資金額有限制嗎
2021-03-13新入職員工當月應扣培訓費嗎
2021-01-07勞動合同無效影響工資支付嗎
2020-12-26調解能確定勞動關系嗎
2020-12-28勞務派遣職業病如何認定
2021-01-25違法分包導致提供勞務者受傷的法律責任
2021-02-07勞務派遣糾紛哪個地方仲裁管轄
2020-12-03企業勞動糾紛處理程序是怎樣的
2021-03-10無證駕駛時發生交通事故,保險公司能否免責?
2021-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