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網絡P2P集資詐騙的起因
P2P技術自誕生以來,一直飽受爭議,但終因點對點網絡的拓展性強、傳播效率高、可靠性強、用戶體驗自由等技術特點而不斷拓展應用空間。目前,由于P2P行業的不規范野蠻式增長,大量P2P平臺只是借網絡借貸之“殼”,而行非法集資之“實”,出現了很多涉嫌刑事犯罪的案件。
P2P集資詐騙罪通過利用金融類釣魚網站進行宣傳,仿冒程度高,涉及范圍廣,迷惑性強,收益高,收益快。這些特點導致集資詐騙罪中普遍出現P2P網站經營人卷款跑路、平臺資金鏈斷裂、被害人民怨沸騰等情形,嚴重擾亂了市場經濟秩序、侵害了被害人的財產權益。
二、集資詐騙罪在網上應該如何追逃
1、“先民后刑”是治理集資詐騙的根本思路
從歷史傳統來看,當社會矛盾沖突激化時,傾向于用刑法來平息矛盾、轉移公眾視野和落實責任。這種刑法路徑依賴同樣體現在P2P網絡借貸案件中。但是我們也應看到,集資人與投資人之間是典型的民事法律關系,體現意思自治的自由,受私法的規范調整。司法實踐中,應看到P2P集資案的特殊性,在犯罪構成上未達到排他的典型性的情況下,治理的基本思路應是“先民后刑”,在信息分級披露和風險預警的前提下,給當事人通過民事訴訟保護自身權益的空間和余地,當民事、行政手段無力救濟時,才動用刑法這種最后法,做到“有救濟無刑法”。
民事救濟手段并不必然比刑事手段效果差,相反會有利于投資人權益的保護。刑事司法程序的啟動會使集資的資金鏈“可能”斷裂成為斷裂定局,司法處置流動性差等原因,可能造成資產減損,最終損害投資人的財產權益。所謂“資金在流動中產生財富”,資金流動的越快越好,這是經濟學的共識。
2、“行政前置”是治理P2P集資案的重要路徑
國家應該切實承擔起監管責任,盡快完善相關行政法規,為集資者劃清違法與合法的界限,為集資人提供明確的行為預期。在當前行政法規無法快速完備的前提下,至少在刑事責任的追究方面,應為集資者留有緩沖地帶。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關于網絡集資詐騙的相關知識,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網絡集資雖見效快,利益大,但風險也極高,隨時會出現資金鏈斷裂,相關人員卷款跑路的現象。所以還是要小心謹慎,選擇投資時注意平臺的規模和信用。如果你還有其它問題,可在我們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刑罰轉變為無期是否還能執行
2021-03-01找律師寫合同多少錢
2021-01-24全國交通事故傷殘鑒定標準一致嗎
2020-12-05如何為犯罪嫌疑人取保候審
2020-11-22公交車下客時人被撞責任認定標準
2021-02-25變更小孩監護人必須滿足的條件
2021-01-05短信可不可以作為離婚證據
2021-02-22不同債權人申請執行同一被執行人如何處理
2020-12-12房產確權后可以變更嗎
2020-12-19北京離婚農業戶口撫養費標準
2020-11-09安置房還沒辦房產可以贈與嗎
2021-02-23無房產證房屋可以抵押嗎
2020-12-18工會的四項基本職能
2020-12-25違反三性是否導致勞務派遣失效
2021-01-16單位不給員工開離職證明,可以要求賠償嗎
2020-11-22投保人未履行如實告知義務的后果怎樣的
2020-12-10保險合同糾紛案例(保險合同條款的解釋)
2020-12-21電子保單有哪些安全設計
2020-12-24同一被保險人兩車互撞應如何處理
2021-03-04打瞌睡保險公司賠不賠
2021-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