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分侵犯著作權罪與非罪的界限主要應把握以下幾點:
1、復制、出版或制作行為有無合法根據,是區分侵犯著作權罪與非法的重要標準。
合法的復制、出版或制作行為包括:
(1)經著作權人許可的行為,根據《著作權法》第23條規定:“使用他人作品應當同著作權人訂立合同或者取得許可”。
(2)未經著作權人許可,但在法律規定的合理范圍內使用其作品的行為。我國《著作權法》第22條規定,可以不經著作權人許可的作品的合理使用范圍包括:
為個人學習、研究或者欣賞,使用他人已經發表的作品。
為介紹、評論某一作品或者說明某一間題,在作品中適當引用他人已經發表的作品;
為報道時事新聞,在報紙、期刊、廣播、電視節目或者新聞紀錄影片中引用已經發表的作品;
報紙、期刊、廣播電臺、電視臺刊登或者播放在公眾集會上發表的講話,但作者聲明不許刊登、播放的除外;
為學校課堂教學或者科學研究,翻譯或者少量復制已經發表的作品,供教學或者科研人員使用,但不得出版發行;
國家機關為執行公務使用已經發表的作品;G圖書館、檔案館、紀念館、博物館、美術館等為陳列或者保存版本的需要,復制本館收藏的作品;
免費表演已經發表的作品;
對設置或者陳列在室外公共場所的藝術作品進行臨摹、繪畫、攝影、錄像。
作品超過權利保護期的。
另外,將己經發表的漢族文字作品翻譯成少數民族文字在國內出版發行,或將已經發表的作品改成盲文出版,均可以不經著作權人許可。凡不經著作權人許可即可在法律限定范圍使用的作品使用者可以不向著作權人支付報酬,但應當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稱,并且不得侵犯著作權人依照《著作權法》享有的其他權利。司法實踐中,在查處侵犯著作權罪時,應注意掌握《著作權法》中有關著作權人及其權利、著作權歸屬、權利的保護期、權利的限制等規定,分清侵犯著作權和合法使用作品的界限,以準確懲治侵犯著作權的犯罪行為,保護著作權人、合法使用人等的合法權益。
2、要注意掌握數額標準,正確區別侵犯著作權罪和民事侵權行為。
違法所得數額較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是區別侵犯著作權罪和民事侵權行為的重要標準。雖有侵犯著作權的行為,但沒有達到違法所得數額較大或者情節并不嚴重的,屬于一般民事侵權行為,不能作為犯罪處理。根據最高人民法院所作的司法解釋,這里的“違法所得數額較大”是指個人違法所得數額在2萬元以上,單位違法所得數額在10萬元以上;“有其他嚴重情節”是指:
(1)因侵犯著作權曾經兩次以上被追究行政責任或者民事責任,又侵犯著作權的;
(2)個人非法經營數額在l0萬元以上,單位非法經營數額在50萬元以上的;
(3)造成其他嚴重后果或具有其他嚴重情節的。以上內容,是區分侵犯著作權行為屬刑事犯罪與民事侵權性質的具體標準,應注意掌握。
通過上述介紹可知,侵犯著作權罪侵犯的客體是國家的著作權管理制度以及他人的著作權和與著作權有關的權益。如果有其他相關問題想要了解,歡迎咨詢律霸網的免費法律咨詢,可以幫助你解答疑惑。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不能解除勞動合同的6種人
2020-12-21政府欠動遷款不給怎么辦
2021-03-09創傷性關節炎能評殘嗎
2020-11-14收養人可以收養多個孩子嗎
2021-03-25承兌匯票與支票有什么區別
2021-03-12美容產品欺騙消費者怎么辦
2021-02-16贈與合同受贈方不知道成立嗎
2021-03-18取保候審保證書怎樣寫
2020-11-12宣告失蹤是否可以撤回
2021-03-22交通事故鑒定收費標準
2020-12-16轉繼承不受次數限制嗎
2021-02-03不贍養老人有繼承撫恤金權嗎
2021-02-15不可抗力給退款合同有效嗎
2021-02-27修高速公路占農戶住房怎么賠償
2020-11-20出售民間偏方治病出售民間偏方都構成銷售假藥罪嗎
2020-11-15勞動合同終止是否包括勞動合同解除
2020-11-19哺乳期內被調崗
2021-01-28解除勞動關系引發勞動糾紛
2021-02-27交通意外險賠多少錢
2021-01-19人身保險與財產保險之間存在什么不同嗎
2020-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