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警方在前期摸查中發現,貴州匯某林業開發有限公司(廣州分公司)在2015年4月開始,邀請中老年人到其公司觀看宣傳視頻、聽取投資講座,并派發小禮品;鼓吹其是一家“獲得貴州省人民政府和國務院認可”的生態、綠色公司,在貴州省羅甸縣擁有3萬畝林地,主要種植名稀木材黃花梨,發展前景非常可觀。
該公司聲稱,如能與其簽訂《林權轉讓合同》及《林權轉讓合同補充協議》進行投資,每投資人民幣1萬元將可獲取每月按2%的利息即200元收益,并承諾在一年后返還本金;如果公司成功上市,投資本金不取回還可以作為原始股參股。
在高利潤的誘惑下,多名被游說心動的中老年人都投入巨額款項,與該公司簽訂投資合同。但投資者在收到幾期利息后,該公司就再不支付本息。多名事主前往該公司追討本金,但業務員都以公司正在籌劃上市,無法返還本金和月息為借口推宕。
今年7月25日,廣州越秀警方對該公司進行突擊清查,將公司總經理郭某(男,25歲,河南省漯河人)、總經理助理張某(男,22歲,浙江省樂清人)、市場部經理石某(男,38歲,江西省九江人)和主管許某(男,32歲,廣東省樂昌人)等10多名人員帶回調查。
經警方審查,郭某等4名嫌疑人供認,他們合伙利用投資種植黃花梨和林權轉讓的形式,向社會上的中老年人吸收所謂的投資款并從中進行提成,獲取暴利。目前警方已依法將郭某等4名嫌疑人刑事拘留,案件正在進一步審查中。
集資詐騙罪法律責任糾紛法律咨詢:
根據《刑法》第一百九十二條規定,以非法占有為目的,使用詐騙方法非法集資,數額較大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解釋】本條是關于集資詐騙罪及其處罰的規定。
本條所說的“以非法占有為目的”是指犯罪行為人在主觀上具有將非法聚集的資金據為己有的目的。這里的“非法占有”是廣義的,通常是指將非法募集的資金的所有權轉歸為自己所有,或任意揮霍,或占有資金后攜款潛逃等等。在司法實踐中,認定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為目的,應當堅持主客觀相一致的原則,既要避免單純根據損失結果客觀歸罪,也不能僅憑被告人自己的供述,而應當根據案件具體情況具體分析。根據司法實踐,對于行為人通過詐騙的方法非法獲取資金,造成數額較大資金不能歸還,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認定為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1.明知沒有歸還能力而大量騙取資金的;2.非法獲取資金后逃跑的;3.肆意揮霍騙取資金的;4.使用騙取的資金進行違法犯罪活動的;5.抽逃、轉移資金、隱匿財產,以逃避返還資金的;6.隱匿、銷毀賬目,或者搞假破產、假倒閉,以逃避返還資金的;7.其他非法占有資金、拒不返還的行為。但是,在處理具體案件的時候,對于有證據證明行為人不具有非法占有目的的,不能簡單地以財產不能歸還就按集資詐騙罪處罰。“非法集資”是指:公司、企業、個人或其他組織未經批準,違反法律、法規,通過不正當的渠道,向社會公眾或者集體募集資金的行為。既指未經批準向社會募集資金,也指雖經批準但已經被撤銷,仍然繼續向社會募集資金。
本條所規定的“以詐騙的方法”是指,行為人以非法占有為目的,編造謊言、捏造或者隱瞞事實真相等欺騙的方法,騙取他人資金的行為。不論其采取什么欺騙手段,實質都是為了隱瞞事實真相,誘使公眾信以為真,錯誤地相信了非法集資者的謊言,以達到其進行非法集資進而非法占有的目的。
綜上所述,認定非法集資的行為是否構成本條規定的犯罪,應當從行為人的主觀目的、行為方式、后果等方面的具體情節研究確定。
構成集資詐騙罪,必須符合以下幾個要件:
(一)集資詐騙罪的犯罪主體為復雜主體,既可以是自然人,根據本法第二百條的規定,也可以是公司、企業等單位。從實際發生的案例看,在自然人作為犯罪主體時,一般都是以公司、企業或其他組織的名義進行這一犯罪。
(二)在犯罪的主觀方面,集資詐騙罪和普通詐騙罪一樣,行為人在主觀上都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財物的目的,也就是說犯罪行為人明知“以詐騙方法非法集資”是侵犯他人財產的行為,是違反國家法律的,但是仍然希望這種危害結果的發生。無論采取什么方式、什么手段來隱瞞事實真相,編造虛假情況,其最終目的只有一個,即非法將他人的財物占為己有。
(三)集資詐騙罪侵犯的客體是復雜客體。這類犯罪一方面將公眾的資金作為犯罪的直接侵害的對象,嚴重地侵犯了公眾財產的所有權;另一方面,還嚴重地擾亂了國家正常的金融秩序,因此,刑法將這一犯罪規定在破壞金融管理秩序罪一節中。
(四)在集資詐騙罪的客觀方面,行為人必須實施了“以詐騙的方法非法集資”的行為。根據本條的規定,行為人在客觀方面,應當符合以下兩個條件:一是行為人必須實施了虛構事實、隱瞞真相等欺騙他人的行為;二是這種欺騙行為具體體現在違反法律、法規在社會上進行非法集資的活動中,缺少其中任何一個條件都不符合該罪行為的特征。至于行為人是否已實際將他人的資金占為己有,并不影響集資詐騙罪的成立。
本款對使用詐騙方法非法集資罪規定了三個檔次的處刑。即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金。對詐騙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對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由于這類犯罪案件情況較為復雜,從實際發生的案例來看,詐騙的數額一般都很大,有的數額在百萬元、千萬元以上,有的甚至達到數億元、數十億元。至于何謂數額巨大、數額特別巨大,何謂情節嚴重、情節特別嚴重,可由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做出司法解釋予以明確。
應當注意的是,集資詐騙罪與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罪的行為是有區別的,主要是:第一,犯罪的目的不同。用詐騙方法非法集資罪行為人的目的是非法占有所募集的資金;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罪的行為人在主觀上不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第二,犯罪的行為不同。非法集資的犯罪行為人必須使用詐騙的方法,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的犯罪行為則不以使用詐騙方法作為構成犯罪的要件之一。第三,侵犯的客體不同。非法集資罪侵犯的是雙重客體,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的犯罪侵犯的客體在一般情況下,主要是國家的金融管理秩序。當然,在有些情況下由于行為人經營不善等原因造成虧損,無法兌現其在吸收公眾存款時的承諾,甚至給投資人、存款人造成了經濟損失。但是,這種損失與直接侵犯公私財物的所有權是不同的。第四,侵犯的對象不同。根據本法第一百七十六條的規定,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犯罪行為侵犯的對象是公眾的資金。而非法集資犯罪行為侵犯的對象可以是公眾的資金,也可以是其他的單位、組織的資金。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雇傭關系賠償與工傷賠償哪個高
2020-11-09股份有限公司發起人有哪些范圍
2020-12-15沒離婚不讓看孩子違法嗎
2020-11-15解封保全要原告申請嗎
2021-01-04發生交通事故怎么起訴
2020-12-15安置房產權屬于戶主嗎
2020-12-05協商解除勞動合同協議書
2020-12-08法院離婚調解步驟是什么
2020-12-17離職工資過一個月才結算合法嗎
2021-02-01運輸保險合同糾紛一案
2020-11-11什么是聯合人壽保險?
2021-01-08家中失火保險可以賠嗎
2021-01-24交通事故調解保險公司需要來嗎
2021-01-06買保險法律怎么保護
2020-12-19保險合同免責條款無效的法律依據有哪些
2021-03-03保險的功能有哪些
2021-01-14“保險最大誠信原則”在保險理賠中的適用
2021-02-12保險受益權的主體
2021-03-10車輛發生了保險事故因該怎么辦?
2021-01-31人壽保險的除外責任
2021-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