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表見代理構成要件
表見代理制度是基于本人的過失或本人與無權代理人之間存在特殊關系,使相對人有理由相信無權代理人享有代理權而與之為民事法律行為,代理行為的后果由本人承受的一種特殊的無權代理。我國表見代理制度建立時間不長,還有不完善之處,有些問題還需要進一步的研究和探討。其中,相對人對義務人的選擇權問題、無權代理人的法律責任問題以及代理人的抗辯權問題便是亟待解決的問題。表見代理應具備以下構成條件:
1、須行為人無代理權成立表見代理的第一要件是行為人無代理權。所說無代理權是指實施代理行為時無代理權或者對于所實施的代理行為無代理權。如果代理人擁有代理權,則屬于有代理權,不發生表見代理的問題。
2、須有使相對人相信行為人具有代理權的事實或理由這是成立表見代理的客觀要件。這一要件是以行為人與被代理人之間存在某種事實上或者法律上的聯系為基礎的。這種聯系是否存在或者是否足以使相對人相信行為人有代理權,應依一般交易情況而定。通常情況下,行為人持有被代理人發出的證明文件,如被代理人的介紹信、蓋有合同專用章或者蓋有公章的空白合同書,或者有被代理人向相對人所作法人授予代理權的通知或者公告,這些證明文件構成認定表見代理的客觀依據。對上述客觀依據,依《合同法》第49條的規定,相對人負有舉證責任。在我國司法實踐中,盜用他人的介紹信、合同專用章或者蓋有公章的空白合同書簽訂合同的,一般不認定為表見代理,但被代理人應負舉證責任,如不能舉證則構成表見代理。對于借用他人介紹信、合同專用章或者蓋有公章的空白合同書簽訂的合同,一般不認定為表見代理,由出借人與借用人對無效合同的法律后果負連帶責任。
3、須相對人為善意且無過失這是表見代理成立的主觀要件,即相對人不知行為人所為的行為系無權代理行為。如果相對人出于惡意,即明知他人為無權代理,仍與其實施民事行為,就失去了法律保護的必要,故表見代理不能成立。《民法通則》第66條第4款規定,相對人知道行為人沒有代理權、超越代理權或者代理權已經終止還與行為人實施民事行為給他人造成損害的,由相對人和行為人負連帶責任。
4、須行為人與相對人之間的民事行為具備民事行為的有效要件表見代理發生有權代理的法律效力,因此,表見代理應具備民事行為成立的有效要件,即不得違反法律或者社會公共利益等。如果不具備民事行為的有效要件,則不成立表見代理。
如果讀者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撫恤金與遺產的區別有哪些
2021-03-05法律咨詢合同需要交印花稅嗎
2021-03-22執行董事可以做股東代表訴訟的原告嗎
2021-01-23專業離婚律師的告誡
2020-12-18最高法關于死刑緩期執行限制減刑案件審理程序若干問題的規定
2021-01-19空白背書匯票能出借嗎
2021-02-18有錢買房卻不給撫養費怎么辦
2021-02-10冒用他人名義簽訂合同,是否構成合同詐騙罪
2021-02-24事業編會被辭退嗎
2021-03-02買二手房中介起什么作用
2021-03-09房屋做析產需要哪些資料
2021-03-25遼寧省勞動合同規定期限
2021-03-23公對私簽勞務分包合同是否合法
2021-02-11帶薪年休假工資屬勞動爭議嗎
2021-03-06購買交通意外險要注意什么
2020-11-27人身保險合同中代簽字應注意什么
2020-12-10保險合同內容有哪些方面的變更
2021-02-24人身保險合同的訂立
2021-03-10無保險利益人投保合同案例
2021-02-09被保險人死因不明時保險公司的責任該如何承擔
2021-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