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銷權糾紛代理詞如何書寫
尊敬的審判長、審判員:
作為本案被告××地產公司的代理人,我們提出代理意見如下:
一、原告不具備行使撤銷權的主體資格
根據《合同法》的規定,行使撤銷權的主體必須是到期債權的債權人。但原告提供的證據僅能證明其與被告的工程糾紛案件“在審理過程中”,并未提供法院生效判決或雙方當事人簽章字據等有效證據,其所謂的債權沒有得到任何確認,根本不能證明其系被告的債權人。
原告以深圳市建*工程造價咨詢有限公司出具的建筑工程造價結算書為依據,自稱被告還應支付其工程款。但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已認定深圳市**工程造價咨詢有限公司不具備司法鑒定資質,對其所出具的結算書給予了否定。因此原告主體不適格,無權要求行使撤銷權。
二、原告自稱其要求撤銷股權轉讓行為,系依據《合同法》第74條之規定。但《合同法》第74條規定的是:“因債務人放棄其到期債權或者無償轉讓財產,對債權人造成損害的,債權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撤銷債務人的行為。債務人以明顯不合理的低價轉讓財產,對債權人造成損害,并且受讓人知道該情形的,債權人也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撤銷債務人的行為。”
首先,原告并非債權人,被告也并非債務人,故適用該條的主體不適格;其次,被告與第三人的股權轉讓行為不屬于上述條款規定的任一情形,故原告要求撤銷股權轉讓行為,毫無法律依據,不應得到支持。
三、被告將所持有的深圳市**投資集團有限公司91%股權轉讓給第三人,完全是正常的商業行為,此股權轉讓系雙方真實意思的一致體現,業經公證機關公證,得到了政府工商部門的確認,已依法辦理了變更手續,整個過程合法合規。這與原告和被告之間的工程糾紛案件毫無牽涉。
被告因欠付信*公司、張**款項,故各方簽訂協議,約定第三人將本應向被告支付的股權轉讓款直接向信*公司等支付,以沖抵被告的債務。被告欠付信*公司、張**款項是完全真實的,有關協議是各方當事人真實意思的表示,無任何違反法律法規之處,合法有效。第三人亦按照協議向信*公司等支付了9100萬元,債務已沖抵完畢。這一點,有各方協議書、經公證的股權轉讓合同、對帳單、銀行進帳單、信*公司等開具的收款收據等大量證據充分證明。
原告稱股權轉讓行為“屬于惡意串通逃避債務”純系原告的無理猜測,毫無法律及事實依據。故原告根本無權干涉,更無權要求法院撤銷該轉讓行為,否則將嚴重損害被告以及第三人的合法權益。
四、原告在訴訟請求中要求律師代理費由被告承擔,被告認為更為無稽之談,請求法院予以公正裁決。
綜上,原告不具備法律規定的主體資格,其訴請撤銷被告與第三人的股權轉讓行為毫無事實和法律依據。以上代理意見,望人民法院予以核查認定。
代理人:王xx
年月日
經過庭審和質證,原告代理人認為,本案的事實已經很清楚了,請求法庭依法判決原告的訴訟請求如下:
一、《分房協議》的實質內容是換房,是不符合等價有償原則的交易。
原被告之間的分房關系已于2004年4月26日,經《合作改建舊房補充合同》所確定,原、被告及被告的母親和兄弟均在《合作改建舊房補充合同》上簽字同意。原告與吳家兄弟和他們的母親劉*珍共得四套住房、四個門面及相應的攤位(見《合作改建舊房補充合同》第四條),其中,被告吳*倫有一套住房和一個門面。
2007年8月2日,被告吳*倫單方擬訂了《分房協議》并脅迫被告簽字。該《分房協議》名為“分房”,實為換房。該協議而約定:被告用已經分得的一個門面換取原告兩套100平方米以上的住房,但不補償原告的房款,并且約定原告另外指定一套住房給被告,如果原告在2007年9月10日之前不能將交換的住房給被告,則該“指定”的住房以及被告用于交換的門面和“2004年分得的2號樓第二單元住房(共三套)”,連同“換取”的兩套住房統統歸被告所有,此外,原告還要賠償被告30000元的違約金。也就是說,被告要通過所謂的“分房協議”,多占三套住房(原先分得的一套住房和一套門面照得,多占“換取的兩套”并沒收“指定”的603室)。
二、原、被告之間的《分房協議》是顯失公平的合同。
被告取得住房的基礎依據是川-心三組與原告2001年6月3日簽訂的《舊房改建聯合開發合同》,隨意變動《舊房改建聯合開發合同》所確定的標準將導致合同雙方利益失衡。
2001年,原告與川-心三組簽訂了《舊房改建聯合開發合同》,約定村民組出地,原告出資,房屋建成后按拆除舊房面積,折一還一,門面按折五還一。按照這個約定,川-心三組(這個村集體)有多少舊房,就可以換取多少相應面積的新房,并且是樓房。這本來是村組集體受益的事情。如果依約履行,該組村民相應受益,能夠按比例取得住房面積。該村組17戶村民中,被告吳*倫及其兄弟以其母親劉*珍的名義作為其中一戶。該合同合法有效,是村組成員取得房屋的基本依據,應當遵守。由于作為合同一方的川-心三組總共只能按照這個基本依據取得約定數量的房產(與村組集體舊房等面積),如果其中某個成員超出這個基本依據,將會是什么結果呢?要么,導致村組其他成員所得面積相應減少,從而侵害集體利益,他人利益,從而合同無效;要么,加大房開公司的給付,從而導致利益嚴重失衡。導致當事人給付與對待給付嚴重失衡的合同,就是顯失公平的合同。對照《舊房改建聯合開發合同》與《分房協議》,顯失公平的特征顯而易見。
如果按照《舊房改建聯合開發合同》這個基本依據以及其中確立的“按拆除舊房面積,拆一還一,若要一樓門面,則以拆五還一的標準返還”的標準,則被告吳*倫及其兄弟和他們的母親劉*珍所出舊房717平方米,根本不足以分得四套共計381.1平方米的住房,外加四個共計142.268平方米的門面以及6.453平方米攤位,由于被告多次以干擾施工相要挾,原告**公司為息事寧人,同意按這個標準分房。2001年6月30日,原告與劉*珍簽訂了《合作改建舊房合同》。2004年4月26日,原告又與劉*珍簽訂了《合作改建舊房補充合同》。至此,分房協議已經完成,原告與吳家兄弟和他們的母親劉*珍共分得四套住房及四個門面(見《合作改建舊房補充合同》第四條),從而,被告有一套住房和一個門面。
需要說明的是,《合作改建舊房補充合同》第五條關于**公司補給吳家28.04平方米住房,以及門面換住房的約定,由于被告吳*倫在《合作改建舊房補充合同》簽訂后繼續干擾原告施工,原告已行使形成權終止該條款。
原告妥協后,被告卻得寸進尺。2007年8月2日,被告吳*倫單方擬訂了《分房協議》并脅迫被告簽字。該《分房協議》顯失公平,如不依法撤銷,將造成嚴重的利益衡。
按照這個所謂的《分房協議》,被告不僅企圖用一個35平方米的小門面換取原告兩套100平方米的大住房,還要收回用于交換的門面,這樣做,名為交換,實為巧取豪奪。而且,《分房協議》還要求原告指定一套住房(603室)以保證交付被告所換取的住房,如果原告不能按時交付,則被告無條件取得這個指定住房(603室),這個條款不僅顯失公平,而且,實質上是一個無效的擔保條款。
交易的原則是等價有償,而這個所謂的《分房協議》卻擬訂被告多占三套住房,而原告既得不到對價,也得不到任何補償,還要“賠償”被告30000元,何其霸道!
況且,房屋是土地的附著物,舊房改建是村組集體所有土地上的舊房改建。舊房改建的法律性質是村組集體提供土地,房開商出資的房地產聯合開發合同。村組集體提供的土地有限,所開發(或者說改建)的房屋有限,如果放任被告多占,房屋是不夠分配的,勢必影響他人利益。
其一,這個顯失公平的《分房協議》是在被告的協迫下簽訂的。
被告為了突破原告與村組集體定下的分房標準,實現顯失公平的目的,在建房期間多次干擾原告施工,甚至使用武力相威脅,搶占住房、門面及攤位。原告迫于被告的協迫,在《分房協議》上簽字,這不符合原告的真實意愿(原告的真實意愿,當然是與村集體定下的標準)。
上述事實,有證人證言以及公安機關出具的《接處警登記表》、《情況說明》相印證,并且,被告在《分房協議》中承諾:“此協議簽訂后,甲方吳*倫、朱*萍如果干擾施工,本協議無效,并承擔相應的經濟責任”。可見,如果不簽訂本協議,被告不會停止干擾原告施工。上述證據相互印證,形成一個完整的證據鏈,高度蓋然地證明被告進行協迫的事實。
其二,該協議存在重大誤解的情形。
《民通意見》第71條規定:行為人因對行為的性質,對方當事人,標的物的品種、質量、規格和數量等的錯誤認識,使行為后果與自己的意思相悖,并造成重大損失的,可以認定為重大誤解。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對于撤銷權糾紛代理詞該如何書寫的相關知識的具體介紹,以及對于撤銷權也是具有一定的權利以及具有一定的規定,那么對于撤銷權這方面的知識還有其他任何的問題,隨時歡迎來咨詢律霸網的相關顧問呢,我們會進行一一解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同時履行抗辯權的成立前提是什么
2021-03-18行政處罰違法如何申請賠償
2020-12-17肝挫裂傷能評傷殘嗎
2021-01-15涉外婚姻申請登記所需材料有哪些
2021-03-01什么是網簽,網簽有什么好處
2021-01-21治安拘留十天可以保釋嗎
2021-01-11申請先予執行的裁定時間
2020-12-07主合同無效定金返還嗎
2021-02-02被性騷擾后跳樓自殺,性騷擾如何判刑
2021-01-14律師調解婚姻糾紛應遵守哪些原則
2021-03-10越權代理與無權代理的區別是什么
2020-11-17工程嚴重延期是否可以不履行合同
2021-03-09公司調動職位要出具什么文件
2021-02-02枯死老樹致人損害該如何求償
2020-11-17保險合同是不是有條件的單務合同
2020-12-14保險公司是怎么設立的
2021-01-14保險合同的內容包括哪些
2020-11-12保險理賠打官司需要多少費用
2021-01-30意外保險理賠需要的手續有哪些
2020-12-25面包車拉貨保險拒賠可行嗎
2021-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