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某因工受傷,所在公司在未向勞動保障行政部門申請工傷認定、傷殘鑒定的情況下,與其私下簽訂了一份明顯不公的賠償協議。
日前,在當地勞動仲裁部門的幫助下,徐某得到了該享受的工傷待遇。徐某系蒙陰縣某紡織公司車工。2009年8月23日下午15時,徐某上班時因操作不當,右手被卷入機器中受傷,立即被送往醫院,住院治療12天,住院期間的醫療費用由該公司全部支付。徐某受傷后,公司未在規定的時間內向當地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醫療終結后也未進行傷殘鑒定。公司私下與徐某簽訂了一次支付徐某8000元,雙方互不追究責任的工傷賠償協議。
事后,徐某認為公司支付的待遇過低,于是向當地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及勞動能力鑒定申請。勞動保障部門認定其為工傷,并鑒定為傷殘9級,無護理依賴。徐某找公司要求支付工傷待遇,公司以已簽訂工傷賠償協議,并已履行為由拒絕支付。徐某遂向當地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出申請,要求公司解除勞動合同并支付各項工傷待遇。
仲裁委經審理認為,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第17條規定,職工發生事故傷害或者按照《職業病防治法》規定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所在單位應當自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30日內,向統籌地區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用人單位未在規定的時限內提交工傷認定申請,在此期間發生符合本條例規定的工傷待遇等有關費用由該用人單位負擔。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第72條、第73條規定,對于顯失公平的民事行為,當事人請求變更的,人民法院應當予以變更;當事人請求撤銷的,人民法院可以酌情予以變更或者撤銷。本案中,該公司未為徐某參加工傷保險,其工傷保險待遇理應由公司承擔。徐某受傷后,公司在未向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傷殘鑒定的情況下,私下簽訂明顯有失公平的協議應屬無效。
在仲裁委主持調解下,雙方達成如下調解協議:雙方解除勞動合同,公司一次性支付給徐某停工留薪期工資、一次性傷殘補助金、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共計56616元(扣除已支付的8000元)。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民事法律事實構成
2020-12-28婚姻存續期間房屋所有權歸誰所有
2021-02-12單方解除合同是否有法律效力
2021-01-05治安管理處罰有哪些種類
2021-01-04委托他人代理訴訟,有什么新規定
2021-02-11按揭的房產可以贈與未成年兒子嗎
2021-01-12續簽集體勞動合同期限能簽半年嗎
2020-12-14勞務派遣是什么意思
2020-12-08轉合同工前兩年的實習期算工齡嗎
2020-11-08勞動者不同意調崗單位解除的合法嗎
2021-01-05勞動爭議的調解組織具體有哪些
2020-11-24丈夫不工作掙錢能訴訟離婚嗎
2021-03-25“三個期限”避免保險合同糾紛的方法有哪些
2020-12-21人身保險合同
2021-03-08原告張某訴某保險公司保險合同糾紛一案
2021-01-17保險標的轉讓未通知保險公司的理賠
2021-01-04中國留學生出國留學應注意什么以及留學保險有哪些
2021-01-21保險公司會倒閉嗎
2020-12-08化名的保單有效嗎
2020-11-09保險公司賠償責任的歸責原則是什么
2021-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