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稅罪的犯罪主體可以是單位嗎
抗稅罪(刑法第202條),是指納稅人、扣繳義務人故意違反稅收法規,以暴力、威脅方法拒不繳納應繳稅款的行為。
抗稅罪與使用暴力、威脅方法拒繳錯征稅款的界限。錯征稅款是因稅收人員工作疏忽或者不熟悉稅法等原因搞錯征稅對象、征稅項目和應稅數額等錯誤征稅的行為,如該減免未減免、應少征卻多征以及重復征收等。在該種情況下:如果稅務人員堅持征稅而引起抗拒繳納的、不以抗稅罪論處;如果使用暴力造成稅務人員傷害的,可以按傷害罪追究其刑事責任。
抗稅罪構成特征
1.侵犯的客體是復雜客體,既國家的稅收管理制度和執行征稅職務活動的稅務人員的人身權利。
2.客觀方面表現為違反稅收法規,以暴力、威脅方法拒不繳納稅款的行為。
3.本罪的主體為特殊主體,負有納稅義務和扣繳稅款義務的人。
4.主觀方面出于直接故意。
抗稅罪犯罪構成
客體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體是復雜客體,既侵犯了國家的稅收管理制度,又由于采用暴力、威脅方法抗拒繳納應納稅款,必然同時侵犯執行征稅職務活動的稅務人員的人身權利。
其犯罪對象,包括依法應繳納的稅款及依法征稅的稅務人員。這里的稅款是除關稅以外的國內稅收。這是的稅務人員也限于依法征收國內稅的工作人員。這是抗稅罪區別于走私罪、妨害公務罪和其他犯罪的重要標志。
客觀要件
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違反稅收法規,以暴力、威脅方法拒不繳納稅款的行為。
1.抗稅罪表現為違反稅收法規的行為。稅收法規主要指《稅收征收管理法》等法律、法規。如果行為沒有違反稅收法規則不能構成抗稅罪。如沒有納稅義務的個人用暴力阻礙稅務人員征稅,雖然客觀上使他人得以拒不繳納稅款,但其行為違反的不是稅收法規,不能以抗稅罪論處。
2.抗稅罪表現為以暴力、威脅方法拒不繳納稅款的行為。這是抗稅罪與偷稅罪的根本區別。所謂暴力,是指犯罪分子對他人身體實施襲擊或者使用其他強暴手段,如毆打、傷害、捆綁、禁閉等足以危及他人人身安全的行為;所謂脅迫,里指犯罪分子對他人進行威脅、恫嚇,達到精神上的強制、使他人不能抗拒的手段。如手持兇器威嚇,揚言行兇報復、揭發隱私、毀壞名譽、加害親屬等相威脅,根據本條,只要行為人實施了以暴力、威脅方法拒不繳納稅款的行為就可以構成抗稅罪、而不需要達到情節嚴重的程度,當然,根據本法第13條的規定:如果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的則不認為是犯罪、如果行為人拒不繳納稅款的行為不是以上述暴力、威脅方法實施的,而是以諸如不能成立的各種理由為借口進行抵制或者只是消極地不繳納稅款等,則不構成本罪。
主體要件
本罪的主體,是依法負有納稅義務和扣繳稅款義務的人,既包括個人、也包括單位,本條沒有明確規定單位可以成為本罪的主體。
但從本條的立法精神以及抗稅罪和偷稅罪的聯系來看、抗稅罪的主體應與偷稅罪的相同,既包括負有納稅義務的自然人,也包括負有納稅義務的單位。
單位犯本罪的,由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直接責任人員承擔刑事責任。
主觀要件
本罪在主觀方面出于直接故意,表現為明知負有納稅義務而故意抗拒繳納稅款,并且通過使用暴力、威脅方法而公開拒不繳納稅款、非法獲利的目的。
如果行為人不具有這種主觀故意和非法獲利的目的。則不構成抗稅罪。
行為特征
抗稅罪的主體:具備刑事責任能力、負有納稅、扣繳義務的自然人。
行為人為抗拒繳納稅款在客觀上實施了暴力、威脅方法。不是為了抗拒繳納稅款,而以暴力、威脅方法阻礙稅務人員依法執行職務的,則依《刑法》第277條規定的妨害公務罪論處。
所謂暴力,是指對稅務人員人身施加攻擊或者強制。如毆打、捆綁、扣押、禁閉等。此外,為阻撓征稅而搗毀稅務人員的交通、通訊設備,沖擊打砸稅務機關的,亦屬實施暴力。按抗稅罪處罰的暴力最大限度只能是造成輕傷害,如果以暴力方法抗稅致人傷害超過這一限度,根據《刑法》有關規定,致人重傷或者死亡,按照傷害罪、殺人罪從重處罰,并處罰金。
所謂威脅,是指行為人為了抗拒繳納稅款,用口頭、書面或者其他方法使稅務人員精神處于恐懼狀態,從而迫使稅務人員不敢征稅的一種抗稅手段。威脅的內容可以是多方面的,如殺害、傷害、毀壞財產、加害親屬、損害名譽等。
以上就是對你提出的問題的回答,抗稅罪的是采用暴力威脅的手段來拒交的,該繳納的稅費必須繳納,不是只有你一個人才繳納這些的,既然是存在這個國家中就必須遵守法律法規,法律面前一視同仁的。你可以咨詢律霸網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夫或妻一方有權起訴請求確認親子關系嗎
2021-03-24跟中介有糾紛怎么辦
2020-12-25哪些情況可以單獨提出申請行政賠償
2021-02-12經濟補償金的補償標準是什么
2021-03-06國家法律對保護婦女的婚姻家庭權益有何具體規定?
2021-01-10第三方支付接口收費標準是怎樣的
2020-11-16反擔保成立要什么條件
2021-03-25勞務合同中的免責協議有效嗎
2020-11-22央行新規,發微信紅包須證明"你是你"
2020-11-18承包方的主要違約形式及責任是什么
2020-11-20主張未簽訂勞動合同的雙倍工資有時效嗎
2021-03-04什么是合同的可變更
2020-12-02雇主責任險是什么意思
2021-03-22一般保險合同糾紛案例
2020-11-17新保險法有沒有規定保險公司免責條款無效
2021-01-06土地上如何設立承包經營權
2021-03-24房屋拆遷有爭議如何處理
2020-11-19城市拆遷如何安置無房戶
2021-01-21拆遷安置房過戶如何估價交稅
2021-01-04農村宅基地拆遷是否有補償
2021-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