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屬于涉外刑事辯護的情形有哪些涉外刑事案件是指行為發生地、結果發生地、行為的實施主體或刑事訴訟過程中具有涉外因素的刑事案件。涉外刑事案件包括下列三種情況:
1、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外國人犯罪的或者我國公民侵犯外國人合法權利的刑事案件;
2、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外,符合刑法以下規定情形的外國人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和公民犯罪和中國公民犯罪的案件。外國人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外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或者公民犯罪,而按刑法規定的最低刑為三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可以適用刑法,但是按照犯罪地的法律不受處罰的除外。凡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外犯罪,依照刑法應當負刑事責任的,雖然經過外國審判,仍然可以依照刑法追究,但是在外國已經受過刑罰處罰的,可以免除或者減輕處罰。3、符合刑法以下規定的情形,中華人民共和國在所承擔國際條約義務范圍內行使管轄權的案件。對于中華人民共和國締結或者參加的國際條約所規定的罪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在所承擔條約義務的范圍內行使刑事管轄權的,適用刑法。
二、涉外刑事訴訟中適用的法律法規是什么1987年6月23日六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21次會議通過《關于對中華人民共和國締結或者參加的國際條約所規定的罪行行使刑事管轄權的決定》
這些國際條約主要有:《關于防止和懲處侵害應受國際保護人員包括外交代表的罪行的公約》、《關于在航空器內的犯罪和其他某些行為的公約》、《關于制止非法劫持航空器的公約》、《關于制止危害民用航空安全的非法行為的公約》、《核材料實體保護公約》、《反對劫持人質國際公約》、聯合國《禁止非法販運麻醉藥品和精神藥物公約》等。1987年8月27日外交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國家安全部、司法部聯合發布《關于處理涉外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對辦理涉外案件的原則,涉外案件通知外國駐華使、領館以及通知的時限,駐華使、領館要求探視被拘留、逮捕的本國公民等問題作了具體規定。最高人民法院《解釋》、最高人民檢察院《規則》和公安部《規定》對辦理涉外刑事案件的原則和程序作了具體規定。1979年7月6日頒布、1997年3月14日修訂的刑法第7條至第10條和1979年7月7日頒布、1996年3月17日修正的刑事訴訟法第16條、第17條和第20條對涉外刑事案件的管轄以及法律適用原則等作了規定。1981年6月19日公安部、外交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聯合發布《關于處理會見在押外國籍案犯以及外國籍案犯與外界通訊問題的通知》。1986年9月5日六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17次會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特權與豁免條例》明確規定外交代表和使館其他人員享有刑事管轄的豁免權。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事故認定書不服,可以在幾日內申請復核
2021-03-19雇傭關系的法律認定條件
2021-01-28如何為犯罪嫌疑人取保候審
2020-11-22老公動手打你怎么處理
2020-11-15擔保范圍約定不明確
2020-11-13要向被裁掉的員工支付補償金嗎
2020-11-19勞動合同變更期限是不是可以續簽
2021-01-07勞動保護的措施有哪些
2021-01-05懷孕的勞務派遣人員能否辭退
2021-02-16公益性崗位提前多久提出離職
2021-01-31壽險索賠指南
2021-03-07人身保險合同主要條款有什么
2021-02-21海上保險合同是什么
2021-03-16重復保險三大賠償計算方式
2020-12-11被保險人死因不明保險公司應否理賠
2020-11-19承運人無單放貨,正本提單持有人如何索賠?
2020-11-24在網上購買保險時,如何防范風險
2020-11-08保險船舶受損后怎樣索賠
2021-02-06財產保險索賠申請書是怎樣的
2021-02-13保險合同糾紛代理詞怎么寫
2020-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