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立股權轉讓合同的當事人不符合法律規定的股權轉讓的主體資格,會導致股權轉讓合同無效。存在以下情形之一的,應當認為股權轉讓合同主體不合法:
1、公司沒有依法成立。
公司是股東的載體,公司未成立時,股份認購人尚不具備股東地位,當然也就不具備股權轉讓的條件。即使其已經繳納出資,換取了公司股份,由于公司此時尚未經法定程序審核,將來能否成立尚不確定,如準許其轉讓股份,不僅難以防范惡意者取巧謀利,損害公眾投資者利益,而且會干擾公司正常設立活動。根據《公司登記管理條例》第22條規定,有限責任公司必須經過工商行政管理機關登記注冊、并發給《企業法人營業執照》,才視為依法成立。如雙方簽訂成立有限責任公司的協議后,其中一方因其他原因把協議中約定的出資或已依約提供的出資,在公司注冊登記前轉讓給他人,就不是我們所說的股權轉讓。
2、出讓方不具有公司股東資格。
一是出讓方沒有依法取得公司股東的資格。如AB成立一有限責任公司,A占公司51的股份,B占49的股份,經營期間A未征得B同意就將自己股份的20轉讓給C,C支付了全部的轉讓費用,但是未辦理有關手續。后C因為急需資金又將這20股權中的6轉讓給D。D與C簽訂轉讓協議后,發現該企業經營虧損,于是不向C支付轉讓費用。這里,因C受讓A的股權之后沒有依法辦理有關手續,而沒有取得股東資格,C向D轉讓6股權的協議應當認定為無效。二是出讓方的公司股東資格因故喪失。如(1)所持有的股權已合法轉讓者;(2)不依章程約定履行股東義務,而受到除名處置者;(3)因違法受政府處罰(如沒收財產)而被剝奪股權者。
應當注意的是,對于在以他人名義認購股份的情況下,名義股東向第三者轉讓股份的,有人認為應當認定為無效,理由是實際上的股份認購人才是股東。我們認為這一問題涉及到該種情況下如何確定股東,學界對此歷來有實質說與形式說之爭,相對而言,將名義上的股份認購人視為股東的形式說,符合股東身份的要式性,有利于理清股東之間、股東與公司以及與外界之間的關系,對善意第三人的保護更加完善。因此,對名義股東向第三者轉讓股份的,不能簡單以此為由認定股權轉讓無效。
3、受讓方不具有法律規定的特定身份。
一是對某些民事主體,法律禁止或限制其作為公司股東。如根據1998年1月7日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公司登記管理若干問題的規定》,機關法人、社會團體法人、事業單位法人,除國家法律、法規、規章另有規定外,一般不得作為公司股東;企業化經營的事業單位未辦理企業法人登記,以及職工持股會或其他類似組織未辦理社團法人登記的,不能作為公司股東;會計師事務所、審計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和資產評估機構其他行業的公司股東;企業法人的法定代表人不得成為所任職企業設立的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等。
二是對某些種類的股權,法律對持有者的身份作了特殊限制,這種股權只能在特定主體之間轉讓。主要包括:(1)法人股(即法人所持有的《公司法》生效前根據《股份公司規范意見》設立的定向募集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份)只能在法人之間轉讓,不能轉讓給公民個人和其他經濟組織包括本法人單位職工。(2)內部職工股(即定向募集股份有限公司向內部職工募集、僅限內部職工持有的股份),只能在公司內部職工之間轉讓,禁止向職工以外的人轉讓。內部職工的范圍是:①公司募集股份時在公司工作并在勞動花名冊上列名的正式職工;②公司派往子公司、聯營企業工作,勞動人事關系仍在本公司的外派人員;③公司的董事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個人保險金是否作為離婚共同財產分割?
2020-12-31好友玩失蹤是否承擔連帶清償責任
2021-03-01企業可以以曠工為由開除員工嗎,曠工是否屬于解除勞動合同的法定事由
2021-01-19關于夫妻債務問題裁判的新思路
2021-01-06二審程序是怎樣的
2021-03-16物流合同中仲裁條款的效力有哪些
2021-02-17被判緩刑會影響子女嗎
2020-12-09房地產中介服務合同的范本是怎樣的
2020-12-03集資房和廉租房有什么區別
2021-03-08被單位解除勞動合同怎么辦
2021-01-29勞動爭議包括拖欠工資嗎
2020-11-14人壽險的投保額怎么計算
2020-12-27保險經紀人的條件資格有哪些
2021-02-23人身保險合同常見問題
2021-02-23修理廠內倒車撞人是道路交通事故還是人身傷害事故?
2020-12-03無證駕駛保險公司能否拒賠?
2020-12-16在網上購買保險時,如何防范風險
2020-11-08保險人能直接賠償受害人嗎
2021-02-12受益人殺害被保險人保險公司是否還要賠償
2020-12-26保險監督管理機構有哪些權利
2020-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