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制度,是國際上通行的一種利用法律、經濟的手段確認發明人對其發明享有專有權,以保護和促進技術發明的制度。由此可見,專利本身是一種權利保護機制,保護的對象是發明創造與技術,專利權的載體表現為專利文獻。一旦一項新發明或者新技術,采用專利制度保護,則專利權人享有對這一技術或發明的獨占使用權,其他人有償使用該項技術或發明。基于技術的飛速發展,很多行業的技術存在交叉,新技術的誕生往往離不開基礎技術的應用,因此,如何判斷一項新技術屬于獨占技術領域還是公知技術領域,對于技術本身是至關重要的。
什么是公知技術?
公知技術,又稱自由公知技術或現有技術,是指涉案專利技術申請日前已經在國內外公開出版物上公開發表過以及在國內公開使用過或者以其他方式為相關公眾所知道的技術,專利申請日前已經授權的專利和已經公開的專利申請都屬于公知技術范疇。從嚴格意義上將,公知技術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在本國擁有有效專利權的現有技術,由專利權人公布于眾,從而獲取國家授予的排他權,他人不能自由、隨意使用。另一類是大量存在的所謂“自由公知技術”,即已經進入公有領域的現有技術,人人都可以自由使用。
一般說公知技術包括以下五種情況:已經在有形物(包括文字出版物,打字稿,錄音錄像制品,微縮膠卷,計算機軟件上的孔洞卡片,計算機磁盤及終端熒光屏)上面公布出來的技術;已經被口頭公布過的技術;已經在實際中使用的技術;已經陳列或展出的技術;潛在的“現有技術”。這最后一種是指那些已經提交的、但尚未公布的專利申請案。它可以用來否定在后申請案中的“發明”的新穎性,因為相同發明的一個申請案即使比另一個申請案僅僅是早一天提交,也肯定能夠作為參照物來排斥另一個申請案取得專利。
《專利法》第22條第2款對新穎性做了詳細的說明,新穎性是指該發明或者實用新型不屬于現有技術;也沒有任何單位或者個人就同樣的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在申請日以前向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提出過申請,并記載在申請日以后公布的專利申請文件或者公告的專利文件中。本法所稱現有技術,是指申請日以前在國內外為公眾所知的技術。對于發明與實用新型新穎性的審查,一般從技術方案、技術領域、技術問題、技術效果四個方面審查,從橫向上來看,與現有公知技術做比較,是避免技術沖突的重要途徑。
公知技術的法律效果:公知技術抗辯
公知技術抗辯是指,在專利侵權訴訟中,被控侵權物與專利權利要求所記載的專利技術方案等同的情況下,如果被控侵權物與一項自由公知技術相同或更為接近,那么侵權就不成立。《專利法》第六十二條規定:“在專利侵權糾紛中,被控侵權人有證據證明其實施的技術或者設計屬于現有技術或者現有設計的,不構成侵犯專利權。”《專利法實施細則》第三十條規定:“已有的技術,是指申請日前在國內外出版物上公開發表、在國內公開使用或者以其他方式為公眾所知的技術,即現有技術。
在專利侵權訴訟中,被告的產品或者方法盡管落入專利權的保護范圍,但其可以以該技術是公知技術為理由進行抗辯,從而免除侵權責任。因此,公知技術抗辯也是對現有技術抗辯或自由公知技術抗辯,被告只能以其使用的是可以自由使用的已有技術進行抗辯,對于不能自由使用的已有技術(如他人的專利),不能作為抗辯的理由。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住房貸款利息扣除期限最長不得超過幾個月
2020-12-04增資糾紛是否構成侵權
2021-02-21工傷賠償怎么算的
2020-12-18什么叫國家賠償
2021-01-11個體工商戶營業執照年檢手續是什么
2021-03-05有限合伙企業入伙與退伙的特殊規定
2021-01-16欠款強制執行會抓人嗎
2021-02-04滴滴順風車怎么收費
2021-01-02交通事故如何處理及交通事故處理技巧
2020-11-25未還清貸款的房子,離婚時如何分割
2020-11-26雇傭關系適用侵權法嗎
2021-01-22數罪并罰的法律規定是什么
2020-12-10開發商未按時交付房屋,違約金應如何計算
2020-12-08壽險的投保額怎么計算,購買壽險時又有哪些注意事項
2021-03-18企業財產最低起保費是多少
2020-12-19財產保險合同受益人如何確定
2021-03-10無名氏死亡賠償金提存后車主能否向保險機構索賠?
2020-11-15失業保險基金情況是誰監督
2020-11-13諒解書的前保險給報嗎
2020-12-03保險公司能否因肇事逃逸免責
2021-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