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合同糾紛
合同糾紛,是指因合同的生效、解釋、履行、變更、終止等行為而引起的合同當事人的所有爭議。合同糾紛的內容主要表現在爭議主體對于導致合同法律關系產生、變更與消滅的法律事實以及法律關系的內容有著不同的觀點與看法。合同糾紛的范圍涵蓋了一項合同的從成立到終止的整個過程。
二、訂立合同時如何預防合同糾紛
大量的合同糾紛導致合同當事人損耗大量的人力和財力,甚至對部分合同當事人造成毀滅性的打擊。如何在訂立合同時盡量應用有關對策預防合同糾紛的發生,以在產生合同糾紛時能達到占有主動權甚至“不戰而勝”的效果已成為眾多公司法人及經營管理者追求的目標。根據對眾多合同糾紛案件的分析和研究,發現在簽訂合同時重點注意以下幾個方面,可以大大減少合同糾紛的發生。
(一)依法嚴格簽定合同
從法律意義上講,合同分有效、無效、效力待定三種情形,而法律對有效合同的保護最為嚴格,因此,依法簽訂有效合同是預防合同糾紛的根本。無效合同、效力待定合同或可撤銷可變更合同不可能得到法院的全面嚴格保護,合同當事人也不能實現合同目的,公司在簽訂合同時應極力避免這幾類合同情形的出現。事實上,無效或效力待定的合同對合同當事人的利益影響最大。
(二)認真審查對方主體資格和資信能力,防止“釣魚合同”出現。
簽訂合同時,要防止虛構的單位或者冒用別人名義的公司與自己簽訂合同。對無明確授權的代理人、代表人也不能簽訂合同。訂立合同時,還要認真考察對方是否有履約能力,對對方的資金情況及實際生產情況,一定要實際考察或調查,不輕信對方單方面允諾。嚴防對方以小合同、小標的的履行來換取大合同、大標的的獲利,然后就不再履約,要識破對方的“釣魚合同”。
(三)預防合同中出現“陷阱條款”
簽訂合同要堅持權利義務平等,對于已方的履約能力要有正確的估計。若對方一謂加大別人的合同義務,而自己卻不承擔任何實質性義務或責任,就應謹慎與之簽訂合同。因為一旦出現合同問題,本方將會處于極為不利的境地。
(四)堅持書面合同形式,杜絕“口頭君子協議”,重視“示范合同”的運用。
盡管我國《合同法》規定合同可以采用書面、口頭兩種形式,但簽訂合同
時還是要堅持書面形式,而杜絕口頭協議形式。如果當事人缺乏經驗,可以參照國家推廣的相關示范文本,以避免合同條款的疏漏或不規范。
(五)充分重視合同或法律專業人員的利用
無論對于合同的效力,還是履約能力或陷阱條款,公司法人及經營者都因可能缺乏經驗而難以準確進行把握。但公司可以充分借助合同或法律專業人員的作用,來預防合同的糾紛。如委派合同或法律人士作代表人簽訂合同,或委托公證、鑒證機關進行公證或鑒證,當然最直接也最普遍的是聘請律師進行咨詢解決或向公司常年法律顧問求助。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輕微傷抓人有時間期限嗎
2020-11-15公司破產欠了一千萬怎么辦
2021-01-15環境污染造成損害該如何承擔責任
2021-01-22如何對移送管轄權裁定提出復議
2021-01-22房產繼承公證書有期限嗎
2020-11-26離婚可以用電話調解嗎
2020-12-31消除不良逾期記錄的方法有哪些
2020-12-23提前離職扣除工裝費合法嗎
2021-01-28簽勞動合同時須告知勞動者哪些內容
2021-01-21無效的勞動合同還需要解除嗎
2020-12-12勞動糾紛調解手續有哪些
2021-02-02保險公司償付能力包括什么
2020-12-30買人壽保險有哪些優勢
2021-02-09如何區別第三者責任強制險與責任險
2021-02-04保險的原則是什么
2021-01-15保險條款應當合理解釋
2021-03-22車撞犬引發的保險理賠問題
2021-01-05保險公司不承擔或者免除承擔責任的情況
2020-12-25全車盜搶險保險公司免責的情形
2020-11-23傷者起訴,我和保險公司訴訟費誰來出呢
2021-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