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同中未有約定的情形下,不得作為抗辯理由
首先,根據司法實踐,對于發票的處理原則是:有約定從約定,無約定從法律,法律沒有規定的,從交易習慣。是否開具發票,在我國的商事交易中,并沒有將其作為對方的抗辯的主要事由,而一般是在付款后才有開具發票的問題,很少有不付款才開具發票的情形。也就是說,一方以對方沒有開具發票作為不付款的抗辯事由是難以成立的,這樣的理由與實踐中的交易習慣也不相吻合。
其次,發票的開具屬于《發票管理辦法》的行政法律關系,不屬于民事法律關系。如合同沒有約定,則法院一般告知當事人其向稅務部門反映并要求解決,法院不會支付這種抗辯理由,原因在于司法權不得干涉行政權。
最后,從法理上而言,同時履行抗辯權的基礎是誠實信用原則。對于一個買賣合同來說,賣方交貨買方付款是主要合同義務,而發票的開具僅是隨附義務;如果賣方的合同主要義務均已經完成,買方以未開具發票這一次要義務來抗辯其主要義務的履行,則有違誠實信用的原則。
二、合同中有約定的情形下,可以作為抗辯理由
作為買方的律師,關于付款及發票的內容,我一般會在合同中表述為:“買方在收到賣方開具的增值稅專用發票后的十日內,以銀行電匯的形式向賣方支付貨款”。
為什么要這樣表述?我國合同法第67條規定了先履行抗辯權,即:當事人互負債務,有先后履行順序,先履行一方未履行的,后履行一方有權拒絕其相應的履行請求。由于在合同中約定了賣方有先履行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的義務,這種義務是一種隨附義務,因此當賣方不能履行這種承附義務時,買方有權拒絕付款,這樣就不用承擔逾期付款的違約責任。
三、建議
合同的協商與簽署是一個博弈的過程,在買賣合同中作為賣方的律師與作為買方的律師,就具有截然不同的角色。
作為買方,關于付款及發票的內容,建議應在合同中表述為:“買方在收到賣方開具的增值稅專用發票后的十日內,以銀行電匯的形式向賣方支付貨款”;而作為賣方,則這樣表述:“賣方在收到貨款后的十日內,向買方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放棄專利權的情形有哪幾種
2021-02-25商標用作商品名稱是否侵權
2020-12-11交通事故協議書怎么寫
2021-03-07打借條必須需要擔保人嗎
2021-03-25房產遺贈兒女有居住權嗎
2020-11-09孫子女有贍養義務嗎
2021-03-25宣告失蹤是否可以撤回
2021-03-22股票可以繼承嗎
2020-11-08預抵押登記有優先受償權嗎
2021-01-28房屋裝修合同多久終止
2020-12-12如何確定被繼承人的債務范圍?
2020-11-24購房人何時可解除購房合同
2020-12-19雇傭關系下的猝死賠償嗎
2020-12-14大學生學校吃壞肚子,學校有責任嗎
2021-02-17動產質押可以抵押房產證嗎
2020-11-30如何計算辭退補償金
2021-01-31哪些勞動爭議可由調解委員會調解
2020-12-03北京在職員工違反保密協議如何處罰
2021-01-30過渡時期適用第三者險如何處理
2021-03-18人身保險適用補償原則應該如何運用
20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