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以一起沿海旅客運輸合同糾紛的經典案例來為大家介紹相關知識。
2008年6月12日上午,玉某乘坐宜州市**汽車公司所有和經營的公交車前往清潭,該車行至四道323線1130km+400m段時,與相向行駛的由莫某駕駛的桂M02311號中型自卸貨車尾部碰刮,造成公交車內三名乘客死亡,十一名乘客受傷的重大交通事故。玉某在該起交通事故中當場死亡。2008年6月19日,宜州市交通警察大隊作出交通事認定書認定:莫某承擔此事故的全部責任,駕駛公交車的司機和玉某等不承擔此事故的責任。
因雙方對賠償事宜協商未果,死者玉某的家屬何某等5人,于2008年7月2日將宜州市**汽車公司向宜州市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法院審理后認為,客運合同即旅客運輸合同,是承運人在一定期間內將旅客及其行李運輸到約定地點,旅客支付票款或者運費的合同。它是指承運人將旅客從起運地點運輸到約定地點,旅客支付票款的合同。在短途旅客運輸及城市公共交通運輸中則往往是先上車、后購票的方式,客運合同自承運人允許旅客登上車時成立,承運人就應對乘客的人身安全承擔責任。如果乘客人身安全受到損害,不論由什么原因引起,都由承運人承擔違約保護他人法律規定的侵權責任。合同法第一百二十二條規定,因當事人一方的違約行為,侵害對方人身、財產權益的,受損害方有權選擇依照本法要求其承擔違約責任或者依照其他法律要求其承擔侵權責任。受害人可以根據客運合同關系,請求承運人承擔損害賠償的侵權責任。本案中,原告明確以客運合同來主張權利,故本案審理的重點是客運全同人身損害賠償糾紛。玉某乘坐被告的公交車至清潭,自被告讓其上車時,雙方即形成了客運合同關系。被告負有將旅客安全送達目的地的安全義務。但在運輸過程中,被告(承運人)的運輸工具與他人發生交通事故,造成旅客玉某死亡,被告作為運輸合同的承運人,應承擔在履行合同中造成旅客人身損害的全部經濟損失。受害人死亡的,由其法定繼承人主張權利,符合法律規定。玉某死亡,賠償項目及標準,適用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及廣西壯族自治區2008年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項目計算標準的規定。據此,法院作出上述的判決。
現實生活中,有時候一件小事都有可能引起糾紛,我們能做的除了盡可能避免,就只有運用爭取的方法去維護自己的權益。以上內容均整理自網絡,如發現有錯,歡迎聯系小編進行修改,謝謝。如果您的情況比較復雜,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家暴被打耳光能驗傷嗎
2021-01-13行政處罰滯納金能免除嗎
2020-11-29買完一手房可以退房的幾種情況
2021-02-12違法占地判定的法律依據都有哪些
2021-02-05對訴訟時效中斷怎么證明
2020-12-10汽車按揭貸款還完后需要什么手續
2021-02-152020年江蘇省工傷事故傷殘賠償標準
2020-11-08孤兒院領養一般幾歲
2021-02-03商業銀行承擔責任的情形有哪些
2020-12-10哪些情況下要約不生效
2021-02-03醫療糾紛的防范與處理
2020-12-11調崗多久后可解除勞動合同
2021-03-04交通事故保險公司賠償完家屬還要錢怎么辦
2021-01-23什么是貨運保險合同
2020-12-23應收分保準備金與有關原保險合同能否相互抵消
2020-11-29精神失常自殺保險公司應當承擔保險責任
2021-01-07車險理賠“過期” 責任究竟在誰
2021-01-04保險公司夸大保險保障范圍如何處理
2021-03-01保險合同違約的類型
2021-01-15什么是保單現金價值呢
2021-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