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欺詐合同遭受損失的否要求賠償
因欺詐合同遭受損失可以要求賠償。
欺詐性的合同往往造成受欺詐方經濟利益的損失,欺詐方應當賠償受欺詐方因欺詐行為的實施所遭受的損失。賠償損失的范圍一般應包括:一是訂立合同的費用;二是履行合同的費用;三是合理的間接損失。
因欺詐、脅迫訂立的合同應分為兩類,一類是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的合同損害國家利益,應作為無效合同,另一類是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的合同并沒有損害國家利益,只是損害了集體或第三人的利益,對這類合同應按可撤銷合同處理。將其按可撤銷合同處理,原因在于:
(1)能夠充分尊重被欺詐方的意愿,充分體現了民法的自愿原則。誠然,欺詐是一種違法行為,但因欺詐而訂立的合同,主要是意思表示不真實的合同,而意思表示不真實,局外人往往難以判定,如果被欺詐人不提出受到欺詐,法院和仲裁機關往往難以主動干預。
(2)盡管某些欺詐行為可能造成了對被欺詐人的損失,但損失可能是輕微的,受害人可能仍然認為合同對其是有利的,并愿意接受合同的拘束。例如,受害人希望得到合同規定的標的物,則只能根據有效的合同請求欺詐行為人按照合同規定的質量交付標的物,從而使其訂約目的得以實現。如果合同被宣告無效,受害人便不能提出這種要求。
(3)尤其應當看到,在許多情況下,責令欺詐行為人承擔違約責任,較之于責令欺詐行為人承擔合同被宣告無效后的責任,對受害人更為有利。例如違約責任形式包括違約金、賠償損失、定金責任等,賠償損失也可以包括約定的賠償損失,以及對期待利益的賠償。
而在合同被宣告無效的情況下,受害人不能要求欺詐行為人承擔基于有效合同存在的違約金責任、約定賠償損失責任、對期待利益的賠償責任、定金的雙倍返還責任等等。如果將因欺詐而訂立的合同均作為無效合同對待,則法院和仲裁機關可不考慮當事人是否請求合同無效,而應主動宣告合同無效,從而使受害人喪失了選擇對其有利的補救方式的權利,這對于受害人是極為不利的。正是因為這些原因,我國《合同法》修改了《民法通則》第58條的規定。根據《合同法》第54條,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的合同,受欺詐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這就是說,對此類合同,受害人如認為合同繼續有效對其有利,可要求變更合同,如認為違約責任的適用對其更為有利,可要求在確認合同有效的情況下,責令欺詐行為人承擔違約責任;如果認為合同繼續有效對其不利,可請求法院和仲裁機關撤銷該合同,在合同被撤銷以后,將發生合同被宣告無效后的同樣的后果。總之,合同法將此類合同作為可撤銷合同給予了受害人更多的選擇機會,這對于保護受害人是極為有利的。
欺詐與顯失公平是不同的。一方故意欺騙他人,使他人陷入錯誤并訂立某種合同,也可能會造成顯失公平的后果,因為一方欺詐他人通常都會使欺詐方獲得利益,也可能使受欺詐方遭受損失。但欺詐與顯失公平顯然不同。一方面,欺詐是一方故意制造假象并使對方陷入錯誤;而在顯失公平的情況下只是一方利用了對方的輕率和無經驗等,并沒有欺騙他人。另一方面,在欺詐的情況下,受害人遭受損害完全是受欺詐的結果,受害人在主觀上并沒有選擇自己行為的自由;而在顯失公平的情況下,受害人在主觀上具有一定的選擇自己行為的自由,受害人因自己的輕率和無經驗等而與對方訂立合同,在許多情況下其本身是有過錯的。
以上就是小編為您整理的內容,對于因欺詐簽訂的合同,屬于可撤銷的合同,受欺詐的一方是可以撤銷的,并且可以要求欺詐方賠償自己的損失。如果你情況比較復雜,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確認合同效力能調解嗎
2021-03-16征地一般程序
2020-12-04丈夫偷拍妻子出軌傳播視頻及照片違不違法
2020-12-04對醫療事故技術鑒定結論不服如何處理
2020-12-11第三方支付代扣的流程是什么
2021-01-23事故鑒定有關的處理時限是怎么規定的
2020-12-27可以將贈與房產要回嗎
2021-02-14房屋可以贈予給非直系親屬嗎
2021-02-04同居被家暴怎么辦
2021-02-07遺產繼承訴訟的管轄法院如何確定
2021-01-22交通事故造成人員死亡需要承擔刑事責任嗎
2020-12-08撫恤金發放法律怎么規定
2021-03-12對公賬戶變更法人流程有哪些
2021-01-25陰陽合同怎么補交稅
2021-02-21經辦人要承擔合同的責任嗎
2021-03-14雇傭關系需要辭職嗎
2020-12-09孕婦可以申請提前解除合同嗎
2021-02-20勞務分包合同應蓋什么印章
2021-01-07公司裁員賠償有封頂嗎
2021-03-04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重點突出調解作用
2021-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