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從法律的規定上看,票據權利的善意取得是通過否定惡意取得票據的持票人取得票據權利從而肯定了持票人如為善意,則取得票據權利的方式確立的(《票據法》第12條1款),票據的善意取得制度是從反面推論出來的。物的善意取得與之不同,例如《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89條規定:“共同共有人對共同財產享有共同的權利,承擔共同的義務。在共同共有關系存續期間,部分共有人擅自處分共同共有財產的,一般認定無效。但第三人善意、有償取得該財產的,應當維護第三人的合法權益;對其他共有人的損失,由擅自處分共有財產的人賠償。”從這一規定上可以看出,法律對于物的善意取得采取的是正面規定的方式。這只是二者形式上的區別,并非實質差異,但是它所反映的是法律在保護善意的票據受讓人與善意的物的受讓人上思路的不同,體現了立法技術的差異。
第二,從構成要件上看,物的善意取得要求善意取得的物必須是占有委托物,亦即基于租賃、保管等契約關系,由承租人、保管人等實際占有的,屬于出租人、委托人所有的物。無權處分人取得物的占有是基于真實權利人的意思。而占有脫離物,即非基于真實權利人的意思而喪失占有之物,原則上不發生善意取得,盜贓、遺失物在我國也不適用善意取得。1965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聯合頒發的《關于沒收和處理贓款贓物若干暫行規定》第6項,在辦案中已經查明被犯罪分子賣掉的贓物,應當酌情追繳。對買主確實知道是贓物而購買的,應將贓物無償追回,予以沒收或退還原主;對買主確實不知道是贓物,而又找到了失主的,應該由罪犯按賣價將原物贖回,退還原主或者按價賠償損失;如果罪犯確實無力回贖或賠償損失,可以根據買主與失主雙方具體情況進行調解,妥善處理。可見,在物的善意取得場合,對于善意取得的標的物是有著嚴格的類別規定的。物被無權處分人占有的來源將成為阻卻物的善意取得成立的條件。票據權利的善意取得則不同,對于票據,無論無權處分人取得票據是否基于真實權利人的意思,是占有脫離物還是占有委托物都不妨礙票據權利善意取得的成立。在票據善意取得場合,無權處分人取得票據是盜竊而來,還是拾得遺失物,或是受委托保管,都在所不問,沒有區分占有委托物與占有脫離物,沒有區分盜贓物善意取得的地點及盜贓物的種類,沒有規定所有人的回復權利和回復期限,這充分體現了票據高度的無因性和流通性。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合同一方拒絕履行合同怎么辦
2020-12-262020年最新征地補償標準是什么
2020-11-15被辭退用交接嗎
2021-03-09最新侵權責任編,高空拋物到底是誰的責任
2021-03-19執行董事必須是股東嗎
2021-02-01交通事故死亡的處理程序是怎樣的
2020-11-12上班途中發生交通事故造成他人傷害的公司有責任嗎
2020-12-11勞動監察的原則是什么
2020-12-19農民工工傷賠償主體
2021-01-07治安拘留可以去探望嗎
2020-12-06對仲裁裁決不服的能否要求重新仲裁
2020-12-13離婚精神損失賠償是怎樣的
2021-01-31反擔保合同適用法律情形有哪幾種情況
2021-03-12包工活屬于雇傭關系嗎
2020-12-14在疫情期間房屋過戶可以延期嗎
2020-12-24房地產投資技巧
2020-11-19勞務派遣合同怎樣簽
2021-01-05辭退福利算工資嗎
2021-01-12壽險公司拒賠的情形有哪些呢
2021-03-04運輸保險合同
2020-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