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過票據時效的持票人應當向誰請求返還利益?
合法的持票人依法享有票據權利。票據權利包括請求票據付款人支付票款的付款請求權和在票據到期得不到支付時向其他票據債務人請求支付票據金額、逾期利息及追索費用的追索權。根據我國現行《支付結算辦法》的規定,持票人行使付款請求權應當在規定的期限內提示付款。支票的持票人應自出票之日起10天內提示付款;銀行匯票的持票人應自出票之日起1個月內提示付款;銀行承兌匯票或其他遠期商業匯票應自匯票到期之日起10天內提示付款;銀行本票應自出票之日起2個月內提示付款。當持票人提示付款不獲支付或提示承兌遭到拒絕,或發生其他法定原因無法行使付款請求權時,持票人可以向票據上的其他債務人追索。
持票人行使追索權也應在法定期限內行使。我國《票據法》第17條規定,匯票、本票持票人對出票人或承兌人的權利應自出票日或票據到期日起兩年內行使;支票持票人對出票人的權利自出票之日起6個月內行使;持票人對前手的追索權時效為6個月;持票人對前手的再追索權時效為3個月。超過票據追索權期限的,票據權利歸于消滅。
持票人的票據權利消滅后,在一定的期間內仍然享有民事權利。我國《票據法》規定票據時效的目的是為了敦促持票人及時行使票據權利,促進經濟流轉,以便票據債務人早日脫卸責任。所以法律對票據時效進行規定是必要的。但是,持票人因超過票據時效而喪失票據權利,從而蒙受了經濟損失,而其損失正是票據上的某些當事人獲得的額外利益,這在法律上又是不公平的。為了解決這一矛盾,我國《票據法》第18規定:“持票人因超過票據權利時效或者因票據記載事項欠缺而喪失票據權利的,仍享有民事權利,可以請求出票人或者承兌人返還其與未支付的票據金額相當的利益”。持票人的這一民事權利一般稱之為利益返還請求權。
按《票據法》的上述規定,持票人的利益返還請求權應以持票人票據上的權利曾有效存在過、其票據權利系因時效期滿或記載事項欠缺而消滅、出票人或承兌人因持票人票據權利的消滅而受有額外利益為條件。出票人或承兌人受有額外利益不能視同民法上的不當得利。因為不當得利是不當得利人所得利益既無法律根據,又無合同依據;而出票人或承兌人則是根據合同受有票據利益。因此,票據法規定持票人對出票人或承兌人的利益返還請求權是基于公平觀念而特別規定的一種民事權利。這種民事權利應當適用民法中關于民事權利訴訟時效的規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試用期辭職提前幾天
2021-01-25監察委移送檢察院案件流程是怎樣的
2020-11-18哪些組織可以維護農民工獲得工資的權利
2021-02-04工傷鑒定下來后怎么領鑒定報告
2020-11-19怎樣分割房屋遺產
2020-11-18傷殘等級鑒定的標準
2021-02-26交通事故起訴需要哪些材料
2020-12-23車禍出院要開哪些證明,賠償責任怎么劃分
2021-01-25家庭冷暴力多久可以離婚
2021-02-23合同已實際解除應否確認效力
2021-01-25效力待定合同未作表示視為拒絕追認嗎
2021-01-02臨時使用林地的期限是多久
2021-03-08購房定金可以退嗎,怎么才能要回購房定金
2021-01-20工會要做哪些工作
2021-01-16口頭辭職合不合法
2020-11-092020飛機航班延誤賠償
2021-02-15保證保險合同法律適用問題研究
2020-12-26交通肇事保險公司可以先予執行嗎
2021-03-15在責任保險中保險合同的賠償要件是什么
2020-12-21保險追償權糾紛答辯狀
20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