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行中止的法定事由
對中止執行的法定情形作了規定的相關法律條款有:
1、《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以下簡稱《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六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裁定中止執行:
(一)申請人表示可以延期執行的;
(二)案外人對執行標的提出確有理由的異議的;
(三)作為一方當事人的公民死亡,需要等待繼承人繼承權利或者承擔義務的;
(四)作為一方當事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終止,尚未確定權利義務承受人的;
(五)人民法院認為應當中止執行的其他情形。
中止的情形消失后,恢復執行。
2、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執行工作若干問題的規定(試行)》(以下簡稱《執行規定》)
第102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依照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三十四條第一款第五項的規定裁定中止執行:
(2)被執行人確無財產可供執行的;
(3)執行的標的物是其他法院或仲裁機構正在審理的案件爭議標的物,需要等待該案件審理完畢確定權屬的;
(4)一方當事人申請執行仲裁裁決,另一方當事人申請撤銷仲裁裁決的;
(5)仲裁裁決的被申請執行人依據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一十七條第二款的規定向人民法院提出不予執行請求,并提供適當擔保的。
第103條:按照審判監督程序提審或再審的案件,執行機構根據上級法院或本院作出的中止執行裁定書中止執行。
二、立法規定與司法解釋規定的中止執行的情形
1、申請人表示可以延期執行的;
2、案外人對執行標的提出確有理由的異議的;
3、作為一方當事人的公民死亡,需要等待繼承人繼承權利或承擔義務的;
4、作為一方當事人的法人或其他組織終止,尚未確定權利義務承受人的;
5、人民法院已受理以被執行人為債務人的破產申請的;
6、被執行人確無財產可供執行的;
7、執行標的物是其他法院或仲裁機構正在審理的案件爭議標的物,需要等待該案件審理完畢確定權屬的;
8、一方當事人申請執行仲裁裁決,另一方當事人申請撤銷仲裁裁決的;
9、仲裁裁決的被申請執行人依據《民事訴訟法》的規定向人民法院提出不予執行請求,并提供適當擔保的;
10、涉外仲裁機構作出仲裁裁決,被執行人申辯有《民事訴訟法》規定的情形之一,并提供適當擔保的。
11、據以執行的生效法律文書確有錯誤,執行審判監督程序再審或上級法院提審裁定的。
可以知道,執行中止是在特定的法定事由狀態下才可能發生。如果您需要了解更加詳細的法律知識,建議您咨詢專業律師幫助解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判決書兩年后作廢了嗎
2020-12-11公司增資公司注冊資金的流程是怎樣的
2020-12-27行政處罰作出后未送達生效嗎
2020-12-26單位惡意不接受仲裁裁決書怎么辦
2020-11-27配偶不出面可以做抵押貸款嗎
2021-03-12廣東省工傷供養親屬撫恤金標準
2020-12-13公司不成立工會可以嗎
2020-11-15掛靠企業違法的責任承擔
2020-12-10購房要注意的知識有哪些
2021-01-13建筑工程的概念是什么
2021-03-10企業約定試用期有何限制
2021-01-09因工受傷如何申請勞動仲裁?
2021-03-10北京在職員工違反保密協議如何處罰
2021-01-30保證保險合同與保證擔保合同有哪些區別
2021-01-01保險合同是有償合同
2021-01-12快速理賠保險定損的原則是什么
2020-12-28電子保單是如何工作的
2020-11-24本案被保險人身故保險公司應否賠付
2020-11-21保險單的主要內容
2021-02-23保險合同名字錯了怎么辦
2021-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