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醫患關系越來越緊張,經常會看到醫患糾紛的發生,這成為了社會和諧發展的一個焦點問題,那么,現在的醫療糾紛現狀是怎樣的呢?請閱讀下文了解!
1.醫療糾紛數量激增,索賠高額
據統計,近幾年來,醫療糾紛的數量以每年10%以上的速度遞增,一半以上的患方提出要求經濟賠償,患方提出索賠的金額已經從幾千,上升到幾萬,幾十萬,甚至百萬元,與實際發生的賠償額相去甚遠。醫療機構每年絕對高于醫療數量,而且醫療糾紛的賠償總金額要遠遠高于醫療事故賠償總金額。
2.醫療機構自行解決了大部分的醫療糾紛
醫療機構是醫療糾紛處理的“第一線”。受傳統的思想的影響,我國的患者及家屬在與醫療機構發生醫療糾紛時,常常習慣于找醫療機構“討說法”,“事情是醫院出的,我就找醫院賠錢”。事實上有85%左右的醫療糾紛是在醫療機構的努力下,以醫患雙方協商不定為醫療事故的“私了”方式與患方協商解決的。
3.醫療機構在醫療糾紛處理中承受了巨大的壓力
發生醫療糾紛以后,不僅是當事醫務人員和專門處理醫療糾紛的工作人員,還有醫務科長,甚至院長也必須在不得已的時候親自出面與情緒激動的患方面對面溝通、協商處理。在“不鬧賠不了錢、小鬧賠小錢、大鬧賠大錢”的不良社會風氣輿論的影響下,一部分人就是不選擇走處理醫療糾紛的正規途徑,一定要與醫療機構協商解決,有打、砸、吵、鬧、圍攻醫院領導、停尸病房、堵塞醫療機構周圍交通的,也有每天到醫院靜坐,追蹤醫務人員回家等采取冷暴力的,嚴重影響了醫療機構的正常秩序,甚至醫務人員的人身安全。
4.患方到衛生行政部門申請醫療事故爭議行政處理的案件呈現逐年下降趨勢
《條例》實行7年來,我區衛生局受理的患方(很少有醫療機構主動申請)醫療事故爭議行政處理申請數量逐年下降,從每年二十余起到現在每年不足十起。即使患方提出申請,因中途醫方與其協商解決或患方轉為上法院訴訟而撤訴的情況逐年增多。
5.醫療事故行政調解途徑名存實亡
根據《條例》的規定,醫療糾紛的調解主要是由衛生行政部門來主持,醫患雙方向衛生行政部門提出調解申請,但是調解的必須是已經定性為醫療事故的,而且衛生行政部門僅在雙方自愿的情況下組織調解一次。由于對衛生行政部門的中立性地位的懷疑,患方常會認為行政部門可能在調解中偏袒醫療機構,作出的調解結果很難公正,所以到目前為止,衛生行政部門很少接到這樣的調解申請。
6.患方在醫療糾紛處理過程中對病歷的真實性,提出疑義的增多
病歷中所反映的信息是醫療事故技術鑒定與醫療侵權訴訟最為關鍵的證據。而臨床上部分醫務人員沒有充分認識到病歷的法律重要性,隨意涂改、偽造,是使患方在發生醫療糾紛以后,對于病歷記載內容的真實性和可靠性產生懷疑,特別是對病歷中的醫護人員書寫的醫囑時間與內容、醫護人員的簽名等的懷疑最多,成為導致患方不滿的重要原因,也成為影響患方進一步走正規途徑解決醫療糾紛的重要原因之一。
7.患方選擇司法途徑解決醫療糾紛呈增加趨勢
有些患者或家屬是在與醫方反復協商不成功之后,也有未與醫方接觸、未到衛生行政部門投訴而直接上法院訴訟的,出現這種現象,說明患方當事人法律意識增強,希望通過司法途徑解決醫療糾紛,同時,在司法訴訟過程中委托醫療事故技術鑒定的費用多由醫療機構支付,也是患方當事人愿意選擇司法程序解決醫療事故爭議的原因之一。另外,法院判賠的賠償項目多(營養費、死亡賠償金)、賠償金額高(喪葬費),使醫療糾紛進入司法程序解決的數量不斷上升。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做出勞動能力鑒定的期限是多久
2021-01-20行政訴訟維持判決存在先天性的缺陷是什么
2021-03-23公司倒閉孕婦賠償標準
2020-11-14成立子公司屬于企業分立嗎
2021-03-11包辦婚姻與買賣婚姻有何異同
2020-12-29侵權損害賠償怎么計算
2021-01-12贍養糾紛舉證要哪些證據
2020-12-09不離婚能否分割夫妻共同財產
2021-02-15合同欺詐是犯罪嗎
2021-01-06滿足什么條件才會注冊倉單
2021-02-02幼童在火車站內玩耍被列車軋傷致殘事故責任如何認定
2021-02-22人壽保險合同的條款的內容包括哪些
2020-12-04意外傷害保險的條件
2020-12-21貿易保險之貨物運輸保險涉及的風險
2020-11-19建筑工程保險的除外責任是如何規定的
2021-03-01保險合同解除有什么法律后果
2021-02-19人壽險的理賠知識
2020-11-09保險人未盡說明義務 相關保險條款無效
2020-11-15外資保險公司的保證金如何確定
2021-02-10車輛未按時年檢保險公司一定不用賠償嗎
2021-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