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對重大醫療過失行為進行調查
1、縣(市)區衛生行政部門接到轄區內醫療機構關于重大醫療 過失行為的報告后,除責令醫療機構采取必要的醫療救治措施,防止損害后果擴大外,應立即組織專人進行調查;
2、參加調查人員應包括衛生行政管理人員和有關醫學專家;
3、對事件進行認真的調查研究,查證核實后,提出調查處理意見(對于事實清楚、因果關系明確的重大醫療過失行為,衛生行政部門可以判定為醫療事故。對于因醫學科學的技術性、專業性和復雜性無法判定是否屬于醫療事故或需要明確重大醫療過失行為與患者人身損害之間是否存在因果關系、損害程度的,應當交由市醫學會組織首次醫療事故技術鑒定)。
(二)對醫療機構報告的醫療事故進行審核并逐級報告
1、醫療事故發生醫療事故后應向其所在地縣(市)區衛生行政 部門報告,報告時限可以在醫療事故發生后及時報告,也可以按年度報告。出現下列情形之一的重大醫療過失行為時,醫療機構應當在過失行為發生后的12小時內向所在地縣(市)區衛生行政部門報告:
①醫療過失行為導致患者死亡或可能為二級以上醫療事故的;
②醫療過失行為導致3人以上(含3人)患者人身損害后果的;
③衛生部或本省衛生行政部門規定的其他情形。
2、醫療機構向衛生行政部門報告的內容包括:報告單位、報告時間;事故發生時間、地點、經過、后果(死亡、殘廢、器官損傷、功能障礙以及其他人身損害后果等);醫患雙方當事人的情況;死亡患者是否尸檢、尸檢結果;初步處理意見等。
3、縣以上衛生行政部門應當按照規定逐級將當地發生的醫療事故以及依法對發生醫療事故的醫療機構和醫務人員作出行政處理的情況上報至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其內容如下:
①本行政區域內醫療事故發生的情況,如醫患雙方當事人協商解決、衛生行政部門調解解決和人民法院調解或者判決解決的醫療事故情況,醫療事故等級、醫療事故賠償數額等;
②衛生行政部門對發生醫療事故的醫療機構和醫務人員作出行政處理的情況。
(三)受理當事人醫療事故爭議處理申請
發生醫療事故爭議,當事人申請衛生行政部門處理的由所在地的縣(市)區衛生局受理。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縣(市)區衛生局應當自接到醫療機構的報告或當事人提出醫療事故爭議處理申請之日起7日內移送市衛生局處理:
①患者死亡;
閱讀延伸:
哪里負責醫療事故鑒定?
醫療糾紛處理預案是什么
發生醫療事故后患者要怎么辦?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商標淡化理論及反淡化措施
2021-02-02合同格式條款的優點是什么
2020-12-28女方出軌懷孕是否犯法,如何收集出軌證據
2021-02-22離婚財產保全怎么解除保
2021-02-13訂立勞動合同程序怎么規定
2020-11-28勞動合同是否應當約定底薪
2020-11-23家長把學生打了學校有責任嗎
2021-03-16初入職場必須了解的十個法律問題
2021-02-22勞動合同變更是什么,勞動合同變更有補償嗎
2021-03-02如何簽訂勞動合同
2020-11-14懷孕期間,單位能單方調崗降薪嗎
2021-02-09什么是人壽保險,投保壽險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1-03-02法律對人身保險的投保人是如何規定的
2021-01-24保險合同效力的變更
2021-01-17對進入社會保險嚴重失信人名單不服怎么辦
2021-01-06醉酒駕駛保險公司是否賠付
2021-01-18保險抗辯權的規定是什么
2020-12-22保險公司如何降低理賠投訴案件
2021-01-11自家車撞自家車的話保險要賠償嗎
2021-02-11對待不屬于保險責任的事情應該怎么辦
2020-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