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止自帶酒水這樣的不平等條款到底是否該寫在紙上?提高生活水平的消費(諸如奢侈消費)有無必要明確?《消費者權益保護條例》修訂有望最終敲定。今起,省人大將把《消條》第二次審議稿向社會公開,廣泛征求意見。在此次意見征集后,《消條》將進入三審并有望在本月底審議通過。
令諸多消費者值得期待的是,《消條》一旦通過實施,水表、電表、氣表等計量工具均將有望由經營者自備,這意味著成都目前存在的約計20萬只超期服役的燃氣表,消費者有望免費更換(該事件本報曾率先推出系列報道)。
條例·爭議
禁止開瓶費不用寫出來?
針對社會和消費者普遍關注的開瓶費問題,《消條》二審稿沒有直接提及。然而,對餐飲領域中的不平等條款,《消條》卻有規定:“從事餐飲、住宿、洗浴的經營者,應當向消費者明示所提供商品的價格和服務項目的價格,由消費者自主選擇,不得以不公平的限制條件,無理拒絕或者歧視消費者。”“經營者不得以行業規則、管理、店規、內部規定、格式合同限制消費者合法權益。”這意味著,諸如禁止自帶酒水或亂收開瓶費的行為將遭遇禁止。
然而,是否把“禁止開瓶費或消費者有權自帶酒水”明確寫下來,參與修訂討論的代表之間出現了爭論。有的說,沒有必要明確寫出來,因為條款說得很清楚;有的則認為,在成都目前的消費環境下,有必要寫出來。“你不點名,商家就有可能以理解有分歧為由,說他不認為這是不平等條款,糾紛還會發生。”昨日,省消委秘書長劉*兵表示,雖然這一條款的立法精神已很明確,但條例應講究在實際中的操作性,遇到糾紛就直接可以套用,解決問題。諸如貴州《消條》就全國開先河,在條文中明確了餐飲、娛樂業的經營者“不得拒絕消費者自帶酒水、飲料,不得收取開瓶費等不合理費用”,值得借鑒。
是否取消提高水平的消費?
去年成都一起“汽車不是消費”的法院判決曾在全國引起轟動,并引發奢侈消費算不算消費的大爭論。就此,《消條》在總則第二條對消費者的定義進行了修訂:“消費者是指為生活需要及提高生活水平,而購買或者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務的自然人。”這一條文中的“提高生活水平”,明確了汽車等屬于受《消條》保護的消費,汽車欺詐同樣應雙倍賠償,同樣用于生活的奢侈消費也算生活消費。
在該條款討論中,參與《消條》修訂的各方代表也出現了不同的觀點。有的認為,《消條》所保護的消費行為是生活消費,這已經與生產消費相區別,“提高生活水平的消費”很明顯屬于生活消費,由此“提高生活水平”這一限制沒有必要再重復。有的代表則認為,目前四川包括成都地區,在司法實踐中出現了“奢侈消費不算生活消費的分歧”,因此有必要明確寫出來以消除爭論。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拆遷糾紛屬于行政訴訟嗎
2020-12-24前男友長期打騷擾電話算侵犯隱私嗎
2021-01-23企業改制上市必須選中介機構嗎
2020-12-31立約定金與主合同定金不同違法
2020-12-04貨車是否年檢影響交通責任嗎
2021-03-05合伙企業的相關法條和基本特征是什么
2020-12-17事實收養關系的解除
2020-12-06買賣婚姻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2020-11-21建筑施工專屬管轄包括哪些
2021-02-14房子抵押給個人了執行局可以執行嗎
2021-01-21轉繼承效力如何規定
2020-12-12治安案件金額立案標準是什么
2021-01-12多長時間內民間借貸能訴訟
2021-01-23集體合同是特殊的勞動合同嗎
2021-01-13公司依勞動合同調整工作崗位員工不同意怎么辦
2021-01-09壽險分類具體包括哪些
2020-12-21保險公司拒為火災買單 法院判決企業獲賠
2020-12-20誰負責對外資保險公司實施監督管理
2021-01-13公司不交保險要交個人所得稅嗎
2021-03-25車輛原因導致司機死亡保險公司要賠償嗎
2020-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