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糾紛問題是當前社會的一大難題,也因此,醫療糾紛訴訟成為我們老百姓十分關心的熱點。那么,在醫療糾紛中,有哪些問題值得我們注意?下面律霸小編馬上為你具體介紹,希望能夠幫助大家解決相關法律問題。
醫療糾紛訴訟中注意問題:
第一,患者在起訴時應注意是否超過了。按照民法通則第136條第二款的規定,身體受到傷害要求賠償的,患者應當在從知道或應當知道權利被侵犯時起一年內向醫院所在地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超出訴訟時效后就會失去法律的保護,法院會作出不予受理或駁回起訴的裁判。
第二,醫患雙方的舉證責任不同。根據最高人民法院的民事訴訟證據規則若干規定的規定,醫患糾紛的證據責任分配是責任倒置,具體而言,患者在起訴時應提交在醫院就診治療、遭受損失的事實及具體數額等相關證據材料,而醫院需承擔證明自己在對患者提供醫療服務過程中不存在過錯或過失的充分證據,否則,醫院就需承擔對患者造成經濟損失及精神損害的賠償責任。
第三,應選擇最恰當的法律、法規及有針對性的證據,以支持自己的主張和保護自己的權利。這是因為同一醫患糾紛可能發生法律競合的問題,但依據不同的法律規定,其法律責任可能有較大區別,關鍵是看哪一部法律、法規,哪一具體法律條款對自己更有利。訴訟中應圍繞核心問題進行舉證、質證,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延伸補充:
發生醫療糾紛時,調解的方式如下:
1、醫患雙方自行調解;雙方對醫療事故的賠償責任達成一致協商意見的,可簽定書面的調解協議書。協議書應當載明雙方當事人的基本情況、醫療事故的概況,以及雙方協商確認的賠償金額等內容,并由雙方簽字確認。
2、請求衛生行政部門主持調解;已確認為醫療事故的,雙方當事人可請求衛生行政部門就醫療賠償問題進行調解。調解時,雙方當事人根據自愿、合法的原則,依據相關法律規定計算賠償金。經調解,如達成一致意見的,雙方簽訂調解協議書,雙方應按調解書的內容履行義務。如調解不成,后一方反悔的,衛生行政部門不再調解。
以上就是律霸小編關于醫療糾紛訴訟中應該注意哪些問題的法律解答。簡言之,在醫療糾紛訴訟中,我們首先應當注意的是該案件是否有過訴訟時效,其次要保留好證據,最后有其他疑問要及時咨詢專業律師,以免自己的合法權益遭受損害。
醫療糾紛取證時要注意什么
醫療事故責任糾紛是怎樣認定的?遇到醫療糾紛應該怎樣處理
怎么寫醫療糾紛民事上訴狀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可以行使留置權的合同有哪些
2020-11-24店面拆遷超過24月未安置怎么補償
2021-02-09行政復議機關辦案流程
2020-12-13實習協議中包括試用期嗎
2020-12-14企業違反什么工會可以依法要求誰承擔責任
2021-01-02專利費用繳納的方式有哪些
2021-02-10抵押車解除抵押以后還能過戶嗎
2020-11-10交警穿便衣可以執法嗎
2021-01-14酒店停車場車輛損壞責任如何認定
2021-01-05非軍人的婚姻權利有哪些
2021-02-26移送管轄案件能否不予受理
2020-12-17民事案件延長審限的適用情形
2021-02-24閑置2年房產能抵押嗎
2020-11-21技術開發合同要約定有效期限嗎
2020-12-31支付訂金了不想履行合同怎么辦
2021-01-31當事人在房地產糾紛訴訟中的權利義務有哪些?
2020-11-25商業秘密事項如何約定
2021-01-08剛簽的勞務派遣合同改簽外包合同合法嗎
2021-03-08涉外勞動糾紛案件的處理方法有哪些,境內涉外勞動關系有哪些
2020-11-27哪些情況產品質量責任險不負保險責任
20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