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醫療事故糾紛訴訟時效是多久
醫療事故訴訟糾紛根據糾紛案由的不同,有不同的訴訟時效的規定,根據《民法總則》的相關規定,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為三年,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根據民法通則第136條的規定,身體受到傷害要求賠償的、出售質量不合格的商品未聲明的、延付或拒付租金的和寄存財務被丟失或者損毀的,訴訟時效均為一年。因此,若是以侵權造成患者身體受到損害的案由來進行醫療事故訴訟的,訴訟時效為一年。
除了侵權之訴外,醫療事故糾紛還可能是由于醫方違反了醫療服務合同的約定,損害了患者的身體健康,需要承擔對應的違約責任,根據合同糾紛提起的訴訟時效,按照一般的訴訟時效的規定,有三年的訴訟時效。
二、如何判斷是不是醫療事故
認定該事故是否屬于醫療事故,需要對醫療事故作出相應的判斷,需要從醫療事故構成要件的出發。
1、醫療事故的主體
醫療事故是一種常見的醫患糾紛,發生醫療事故的雙方當事人就是醫院的醫護人員和患者,醫院等相關的醫療機構違反衛生管理法的相關規定,也構成醫療事故的主體。醫務人員是指取得了專業的職業資格證書的技術人員,包括了診療的醫師和護理的人員。
2、客觀要件(即存在違法的事實)
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作出了違反衛生管理法規的行為,適用劣質的藥品和器具,或者是使用未經檢測的醫療器具等等方面,存在著違法實施,實施了對患者有害的行為,也對患者的身體造成了損害的事實。
3、犯罪心理(過失)
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在治療的過程中,由于疏忽大意而不能避免地造成了損害或者是由于過于自信覺得自己能避免出現損害他人身體的后果在而到他人的身體受損,主觀上屬于過失的心理,故意犯錯損害他人身體的,成立的是故意傷害罪,出現死亡的,也成立故意殺人罪。
4、過失行為與損害的結果有因果關系
醫療機構及醫護人員對于患者的過錯與患者的身體損害的結果存在因果關系的,才構成醫療事故罪,如果僅僅是有過錯,但實際上并無造成患者的人身損害的,則不構成犯罪。
發生醫療事故怎么私了
醫療事故可以申請重新鑒定嗎?
醫療事故等級的作用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事故賠償最高金額
2021-03-25涉外婚煙須具備的證明材料有哪些
2021-02-26欠條過期了還有法律效力嗎
2020-12-05工傷申請財產保全有必要嗎
2021-02-25擔保合同債務人與主合同不一致,這個合同有效嗎
2021-03-06哪些情形承包人可以停緩建
2021-03-12工傷復議期過不能申請行政訴訟嗎
2020-12-06耕地是否可以簽訂租賃合同
2020-12-22崗位調動了合同要重新簽訂嗎
2021-03-12農民工意外死亡最少獲賠額為多少?
2021-02-26員工調崗后主動辭職有沒有經濟補償金
2020-12-30團體意外險和個人意外險有什么區別
2021-03-14保險合同生效后十日內可以取消嗎
2021-01-18投保車輛肇事逃逸保險公司要不要賠償
2021-02-18保險合同有哪些法定記載事項?
2020-12-26意外受傷保險不理賠怎么處理
2021-02-16學生意外保險理賠流程
2021-03-11撞傷行人駛離現場,返回時掉頭撞樹如何理賠?
2021-03-16保險公司未向投保人明確說明免責條款仍應理賠嗎
2021-03-16抵押房產保險費發票可以抵扣嗎
20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