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社會上醫療糾紛出現得非常多,處理起來也比較麻煩。有些家屬按照規定辦事,產生了很多醫鬧的情況。處理醫療糾紛其實是有法律規定的,現在,我們將在下面的文章中就完善醫療糾紛處理相關法律法規有哪些建議做詳細的闡述。
醫療糾紛處理相關法律法規有哪些建議:
1、專門性立法建議
我國目前還沒有侵權行為法或一部專門性的立法來調整醫療損害賠償糾紛,以《醫療事故處理條例》這樣一部行政法規來調整完全屬于民事法律關系的醫療損害賠償糾紛顯得力不從心。其一,《醫療事故處理條例》作為行政法規應是對行政法律關系進行調整,而現實是對醫患雙方的民事法律關系也在實現干預,造成審判實踐中法律適用上的沖突和適用法律的尷尬。其二,《醫療事故處理條例》調整的范圍僅限于醫療事故損害賠償,對于醫療事故之外的其他醫療損害賠償糾紛均排除在其調整范圍之外,其適用范圍過于狹窄。其三,《醫療事故處理條例》僅僅只就造成患者死亡、殘疾的精神損害賠償作了規定,而忽略了一般醫療損害的精神損害賠償內容,造成賠償標準和賠償內容的不一致。筆者認為《條例》不應也不能作為醫療損害賠償案件的法律依據,而《民法通則》規定又過于籠統和原則,缺乏可操作性,為了更好地保護患者方的合法權益,有必要考慮就醫患類糾紛專門立法。在立法體例上由全國人大單獨制定一部專門處理醫療損害賠償糾紛的法律——《醫療損害賠償法》,或將醫療損害賠償糾紛處理全部內容在民法典中設專章、專節予以專門規定,就醫療損害賠償糾紛的實體處理和程序作出單獨規定以擺脫目前法律適用上的混亂。在立法內容上,應將醫療損害作為調整對象,明確民事法律關系性質、醫患雙方的權利和義務、醫療過失、醫療人身損害賠償的因果關系、歸責原則、舉證責任、賠償標準以及訴訟時效等內容。
2、建立醫療損害保險制度
《醫療事故處理條例》出臺后,醫療損害賠償糾紛呈上升趨勢,醫療損害賠償的數額也在不斷擴大,醫療機構承受的特殊職業風險日漸加重,若任其發展必將導致醫療機構和醫生產生強烈的自衛防范心理,造成心理緊張,對醫院的正常經營造成不利影響,不利于醫患雙方利益的平衡和醫患關系的和諧。因此,亟待建立醫療損害賠償責任保險制度,由醫患雙方均參加醫療損害賠償責任保險。醫療事故或其他醫療損害事實發生后,保險公司根據保險條款規定,支付一部分或全部醫療損害賠償費用。醫療損害賠償保險制度的建立和健全,無論對醫療機構還是對患者方都會帶來實效,有利于醫患雙方利益的協調平衡和醫療事業的長足發展。
3、建立醫療行為豁免制度
所謂醫療行為豁免制度是指醫療機構和醫護人員在對患者實施合法診療活動中造成難以預防的不良后果,不受追究的法律制度。設立醫療行為豁免制度,一是醫師履行職務的現實需要,二是醫療行為發揮療效的需要,三是醫學發展的需要,四是社會公共利益的需要。醫療行業的特殊職業特點和高風險的行業特點決定了必須建立醫療行為豁免制度,以保障醫療職業和行業的正常發展。設立這一制度的原則包括四項:一是利益得大于失;二是有限地容忍失敗;三是責任法定;四是意思自治。
4、建立限額賠償制度
法律尤其是侵權行為法平衡當事人的利益關系,會影響整個社會經濟的發展,甚至導致某一行業(加律師業、醫療業)或產業(如藥品制造業)的興衰存亡。因此,我們應當清楚地認識到侵權行為行為法對社會利益的平衡作用,并正確地把握這個平衡。在醫療損害賠償糾紛中,一方面應當給受害患者方必要的、充分的保護,以使其受到法定財產權或人身權得到補償;另一方面,又必須考慮到巨額賠償公款對醫療事業發展所可能產生的消極作用。我國現實客觀經濟條件決定了賠償責任完全由醫療機構來承擔是行不通的,除建立醫療損害賠償責任保險制度外,還應當實行限額賠償制度,從保障醫療事業的正常發展。設立醫療損害限額賠償制度的基本原則為:一是保護醫患雙方合法權益;二是保證受害人基本生活需要;三是適應社會經濟發展;四是醫療損害賠償限額的例外原則。
5、設立因果關系與責任承擔相統一原則
基于醫療行業的特殊性,應在立法時將因果關系與責任之承擔相統一考慮。對于一因一果因果關系,由醫療機構承擔全部責任;對于多因一果或助成因果關系,醫療機構應當按照比例承擔民事賠償責任;對于連鎖因果關系,原則上由醫療機構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6、開增醫療行業增值稅建立醫療損害補償制度
對于醫療機構、藥品生產廠和醫療器械生產廠經營狀況好的可開增特殊行業增值稅,所得稅款設立醫療損害賠償補償基金,用于適當補償未能或不能得醫療損害金額賠償的患者方,以協調醫患雙方利益關系的平衡。
醫療糾紛處理起來比較麻煩,最重要是安撫患者和家屬的情緒,然后按照法律規定來,當然這方面的法律也亟待完善。以上就是今天的全部內容,如果你還有任何的法律疑問,都可以來電咨詢我們律霸網站的專業律師,我們會根據你的具體問題進行解答。
醫療糾紛處理辦法有哪些
醫療事故的法律責任有幾種
最新醫療事故處理辦法全文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拆遷二手房能公證嗎
2021-01-12擔保期限的起算
2021-03-15在何種情況下合伙人可以要求分割合伙企業財產
2020-12-02協議結婚有法律效力嗎
2021-02-21超出勞動仲裁時效不予受理,可以再上訴嗎
2021-01-19勸退包括辭退嗎
2021-03-09房地產開發轉讓手續應該如何辦理
2020-11-13未到期的勞動合同能否解除
2021-01-17提供虛假學歷入職違法嗎
2021-01-21勞務工有什么合同
2021-01-30公司裁員流程是什么
2020-12-22人壽保險拒賠原因都有什么
2020-11-26什么是保險近因原則
2021-02-25貨物運輸途中滅失,代辦托運人需要賠償嗎
2021-01-03保險合同免責條款為什么會不生效
2020-11-16保險合同變更的內容
2021-01-16學生意外保險理賠的條件有哪些
2021-03-21發生大地震造成人員死亡保險能賠償嗎
2020-12-26冒名頂替旅游出險 法庭判決保險公司輸了
2021-03-20駕駛員出車禍死亡負主要責任保險公司怎么處理
2021-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