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們法律意識的加強,許多人在發生糾紛之后都會選擇以訴訟的方式來解決,在房產糾紛中也是如此。法院在受理房產糾紛的案件之后,會通知當事人開庭時間。那我國法律規定房產糾紛法院案子最遲多久審理完?律霸小編針對這個問題作了詳細的說明,希望可以幫助到您。
一、房產糾紛法院案子最遲多久審理完?
《民訴法》第一百四十九條人民法院適用普通程序審理的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六個月內審結。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本院院長批準,可以延長六個月;還需要延長的,報請上級人民法院批準。
從立案到結案正常六個月審結,從立案之日起一般七日向被告送到相關文書,并且一般程序的話被告有三十天的答辯期。所以最早也會在立案后一個月開庭,因現在法院案件較多如一個月左右案件開庭時間已排滿
就要向后順延,但最晚審限結束前到六個月內開。所以從立案起一個月后六個月前開庭都是正常的。
二、房產糾紛的訴訟流程
對于房產糾紛,如果雙方訂立的仲裁條款無效,或者雙方明確約定以訴訟方式解決糾紛,就應按《民事訴訟法》第34條的專屬管轄規定,向不動產所在的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1、要確認被告。如果是個人,可以到對方的戶籍所在地派出所打印戶籍證明;如果是單位,可以到工商行政管理局打印該單位的基本注冊資料。
2、書寫民事訴訟狀。訴狀應說明當事人身份情況、訴訟請求、以及事實與理由。為確保判決的順利執行,還可以申請人民法院采取財產保全措施。
3、提交訴訟狀和證據。準備就緒后,就向人民法院立案庭提交訴訟狀和證據提起訴訟。案件受理后,人民法院會發出《案件受理通知書》、《證通知書》,并通知交費。如七日內未按照規定交納訴訟費,人民法院將裁定案件按撤訴處理。
4、舉證。立案后,人民法院可能會指定舉證期限,要求在期限內提交全部證據材料,逾期提交的證據則不予質證。
5、開庭。立案后,人民法院會安排開庭日期,并提前通知當事人。開庭時應準時到庭,原告無正當理由遲到的,人民法院會裁定按照撤訴來處理。
6、開庭審理。依次需要經過核實雙方當事人身份、告知當事人訴訟權利及義務、詢問當事人是否申請回避、始法庭調查、舉證質證、法官詢問、法庭辯論、陳述最后意見、法庭調解和宣判的程序。
房產糾紛是普通的民事案件,對于這類案件,法律規定了案件從立案開始算起,應在六個月內完結,如果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審理時間的,經過法院的審批可以有六個月的延長時間,如果還需要延長的,應提交到上一級法院請求審批。
房產合同糾紛
房產糾紛律師收費標準是怎樣的?
房產過戶糾紛之房產過戶需要什么手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坐牢的人多久可以探視
2021-02-11買賣雙方的合同中明確約定支付定金,一方違約定金罰則如何適用
2021-03-12公司持假營業執照如何處罰
2020-12-23疫情期間可以停薪嗎
2021-02-26沒領證再婚算重婚嗎
2020-11-13國有資產的拍賣程序介紹
2021-02-16二審程序是怎樣的
2021-03-16合同擔保與擔保物權
2020-12-07在超市丟包誰來負責
2021-03-21入職半天就走的原因是什么
2021-03-05如何支付經濟補償金
2021-02-22去境外務工需要滿足哪些條件
2020-12-09將工程勞務分包給個人是否合法
2020-11-15員工辭退怎么賠償
2020-11-22用人單位提前辦理離職手續是違法解雇嗎
2020-12-31團體意外險受益人可以是單位嗎
2021-01-30意外傷害險的賠與不賠
2020-11-30再保險公司可以經營什么業務
2021-02-25旅游保險的保險項目具體有哪些呢
2020-12-14保險合同糾紛案件存在的問題及難點
2021-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