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您推薦】黃浦區律師 朝陽區律師 通化縣律師 泉山區律師 寶豐縣律師 濰城區律師 臺江區律師
醫護人員在救治患者過程中發生醫療過失的話,如果不能妥善解決,就會引發醫患糾紛。患者可以向醫院有關部門投訴,或者找到衛生管理部門維權,甚至可以發起民事訴訟。這些都是處理醫患糾紛的手段,并且都是有據可依的。那么醫患糾紛處理依據的法律法規有什么?下面我們一起看看小編總結的這篇文章。
一、醫患糾紛處理依據的法律法規有什么?
調整醫患糾紛的法律規范有:全國人大頒布的《民法通則》、國務院頒布的《醫療事故處理條例》、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全國人大常委會頒布的《侵權責任法》。還有相關法律規范如《醫療機構管理條例》、《執業醫師法》、《病歷書寫基本規范》、《醫療機構病歷管理規定》等。
其中《侵權責任法》第七章“醫療損害責任”。主要注意的點有:
1、醫務人員過錯,必須向醫院追討賠償;
2、醫療機構有三項免責事由(患者不配合、搶救生命垂危已經盡力、當時醫療水平所限)。
我國有一個《醫療事故處理條例》。但由于立法的原因,這個條例對醫療事故的賠償,還不如《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的賠償。因此,索賠時應注意避開引用《醫療事故處理條例。醫療事故是舉證責任倒置,即醫院對其沒有過錯承擔證明責任。
二、醫療糾紛的處理方式是什么?
醫療糾紛是由于患者或家屬對醫務人員或醫療機構的醫療服務不滿意,雙方發生矛盾,醫患雙方對診療結果及其原因的認定有分歧。而這時如果院方不能對這種分歧給病患方滿意的答復或病人方面提出追究責任或經濟賠償時,就必須經過行政,甚至是訴訟手段才能解決。
調解的生命力在于第三者的居間公正裁決和調和,調解中間人的公正和中立顯得至關重要,決定著糾紛的調解順利與否、成功與否。只有脫離了醫患雙方的關系和經濟利益的牽絆,才能真正實現調解人態度的公正與公平。在衛生行政機關調解之外發展民間組織的調解,可以擴大醫療糾紛當事人對調解組織的選擇范圍,有利于公正合理地解決醫療糾紛。
由此可見,我國關于處理醫療糾紛方面的法律法規很多,其中醫患糾紛處理依據主要是《侵權責任法》和《醫療事故處理條例》。患者可以選擇多種方式維護自身合法權益,妥善處理醫患糾紛。在發起訴訟之前,最好找有關部門進行調解,如果調解成功,則會為當事人節約大量時間和精力,也會省去不少維權成本。
最新醫療糾紛怎么處理,流程是什么?
醫療糾紛處理要哪些程序?
醫療糾紛責任追究制度是怎樣的,醫療責任怎么處罰?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試用期辭退員工什么情況下是違法的
2020-12-15丈夫偷拍妻子出軌傳播視頻及照片違不違法
2020-12-04駕校學車撞車要賠錢嗎
2020-12-16黨員受到刑事處罰如何黨內處理
2020-12-04各級法院級別管轄范圍
2020-12-24裁定移送管轄發生在什么時候
2020-12-16蓄意縱火不傷人怎么判
2021-01-05公司房產抵押貸款步驟是怎樣的
2021-02-08意向合同需要本人簽字嗎
2021-01-14融資租賃合同法律關系中將涉及哪些主體
2021-03-16老婆出軌可以離婚嗎
2021-01-22買二手房之前需要做哪些功課呢
2021-03-17如何理解免責條款
2021-01-15什么是企業勞動爭議調解
2021-01-10合同上寫工作兩年后交保險合法嗎
2021-01-17裝卸工跌落車下受傷是否由保險公司賠償
2020-12-23滴滴快車保險公司賠嗎
2020-12-13人身意外死亡保險
2021-02-092025年土地承包合同到期后怎么辦
2020-12-12在農村承包田地搞養殖要不要簽合同
20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