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醫療糾紛在各大網站都曾出現過,有些醫療糾紛演變成了醫鬧,擾亂了正常的醫療秩序。為了給醫療糾紛的處理提供指導和依據,與醫療糾紛有關的法律條文也是不斷出臺。有了法律條文,就可以依法解決糾紛了,很大程度上避免了醫療糾紛轉化為醫鬧的事情的發生。但是究竟有哪些和醫療糾紛有關的法律條文呢,可以到本文了解詳情。
一、與醫療糾紛有關的法律條文
1、首先是《侵權責任法》第七章“醫療損害責任”。主要注意的點有:1、醫務人員過錯,必須向醫院追討賠償;2、醫療機構有三項免責事由(患者不配合、搶救生命垂危已經盡力、當時醫療水平所限)。
2、其次是《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自十七條起到最后的那些法律條款。這些條款告訴您如果出現醫療糾紛以后,應該怎么索賠,有哪些費用可以索賠。
3、最后有兩個注意點:一是我國有一個《醫療事故處理條例》。但由于立法的原因,這個條例對醫療事故的賠償,還不如《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的賠償。因此,索賠時應注意避開引用《醫療事故處理條例。二是醫療事故是舉證責任倒置,即醫院對其沒有過錯承擔證明責任。
《侵權責任法》第五十四條規定:“患者在診療活動中受到損害,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有過錯的,由醫療機構承擔賠償責任。”即無論是醫療事故還是醫療過錯,只要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有過錯就得賠償。同時,改變了以往實行“舉證責任倒置”,即完全由醫療機構舉證證明自己“清白”才能免責的做法,轉為必須由患者證明醫療機構有過錯,否則醫療機構免責。下列情形推定醫療機構有過錯:
(一)違反法律、行政法規、規章以及其他有關診療規范的規定;
(二)隱匿或者拒絕提供與糾紛有關的病歷資料;
(三)偽造、篡改或者銷毀病歷資料。
二、處理醫療糾紛有哪些方法?
1、協商。
醫患雙方就賠償問題進行協商,達成一致意見,雙方簽訂協議書,可以辦理公證或律師見證,并報衛生行政主管部門備案。
2、申請衛生行政部門處理。
當事人應當提出書面申請,并在知道或應當知道身體健康受到損害之日起1年內提出。
3、向人民法院起訴。
醫療糾紛可以不向衛生行政部門申請處理,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以侵權為案由的,訴訟時效為1年,以違約為案由的,訴訟時效為2年,均自知道或應當知道自己的權益受到侵害之日起計算。
三、醫療糾紛調解的方式
1、人民調解。人民調解委員會的調解是指雙方當事人共同向調解委員會申請調解,由后者主持調解達成協議。這種調解程序規范,達成的協議如果沒有法定撤銷事由,就成為合法協議,并且不收取任何費用。
2、行政調解。行政調解是指衛生行政部門對于醫療糾紛的調解。就我國的情況而言,衛生行政機關在醫療糾紛調解中占據著核心地位,《醫療事故處理條例》對此作了專門規定:衛生行政機關調解的范圍是當事人之間關于醫療事故的賠償等民事爭議;調解是可選擇的并且不具有強制力,其履行取決于當事人的意愿。實踐中,衛生行政部門作為行政機關以及行業主管機關,其所具有的權威性對醫療糾紛的調解具有重要作用,許多醫療糾紛都通過調解獲得解決。
3、訴訟調解。訴訟調解也稱司法調解,是指醫療糾紛進入訴訟程序后,由法院組織進行、醫療糾紛雙方當事人自愿同意的調解。
為大家處理醫療提供有效的依據。醫療糾紛問題不可小覷,處理不好,帶來的問題是非常多的。醫療糾紛涉及到不僅是病人,更多的是患者的家屬,如果處理不好,導致家屬情緒激動,后面就很難處理了,因此,大家要非常重視醫療糾紛的處理。
醫療糾紛處理途徑是什么?
醫療糾紛產生的原因有哪些
醫療糾紛訴訟的絕對時效是多久?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2020最新勞動爭議仲裁法全文
2021-02-09勞動爭議訴訟案件舉證的注意事項
2020-11-09常年法律顧問辦案是否另收代理費
2021-03-12中外合資銀行經營售匯業務需要誰批準
2020-12-18商標侵權案件抗辯代理詞如何寫
2021-02-08惡意轉移夫妻財產怎么分割財產
2020-11-10孩子可改隨繼父的姓氏嗎
2021-02-22國內外的結婚程序
2021-03-06訂婚 結婚彩禮糾紛法律處理意見
2021-02-28男方在女方孕期提離婚會凈身出戶嗎
2021-02-19交通事故從起訴到發傳票是多少天?
2021-03-19職業病觀察期間是否還有工資
2021-02-18土地使用權是否屬于他物權
2021-03-20商品房外墻面的所有權到底歸誰所有
2020-12-17如何避免租房定金糾紛
2020-12-15北京無犯罪記錄證明怎么開
2020-12-03接=解除合同后工資怎么補償
2021-01-28意外保險車禍能賠多少錢
2020-12-17旅游人身意外險有什么規定
2021-01-14人身保險合同如何簽訂
2020-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