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醫患矛盾屬于社會矛盾中最經常發生、最普遍的矛盾了。醫患矛盾出現的原因與醫療事故等醫療糾紛密切相關。若是醫療糾紛處理不好,不僅不利于社會的和諧穩定,對我國醫療秩序也起到了負面影響。針對此種現象,國家制定了相關法律。小編將針對與醫療糾紛有關的法律來為大家介紹。
一、與醫療糾紛有關的法律有哪些
1、《侵權責任法》第七章“醫療損害責任”。主要注意的點有:
(1)醫務人員過錯,必須向醫院追討賠償;
(2)醫療機構有三項免責事由(患者不配合、搶救生命垂危已經盡力、當時醫療水平所限)。
2、《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自十七條起到最后的那些法律條款。這些條款告訴您如果出現醫療糾紛以后,應該怎么索賠,有哪些費用可以索賠。
3、有兩個注意點:
一是我國有一個《醫療事故處理條例》。但由于立法的原因,這個條例對醫療事故的賠償,還不如《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的賠償。因此,索賠時應注意避開引用《醫療事故處理條例》。
二是醫療事故是舉證責任倒置,即醫院對其沒有過錯承擔證明責任。
《侵權責任法》第五十四條規定:“患者在診療活動中受到損害,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有過錯的,由醫療機構承擔賠償責任。”即無論是醫療事故還是醫療過錯,只要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有過錯就得賠償。同時,改變了以往實行“舉證責任倒置”,即完全由醫療機構舉證證明自己“清白”才能免責的做法,轉為必須由患者證明醫療機構有過錯,否則醫療機構免責。下列情形推定醫療機構有過錯:
(一)違反法律、行政法規、規章以及其他有關診療規范的規定;
(二)隱匿或者拒絕提供與糾紛有關的病歷資料;
(三)偽造、篡改或者銷毀病歷資料。
二、處理醫療糾紛有哪些方法?
1、協商。
醫患雙方就賠償問題進行協商,達成一致意見,雙方簽訂協議書,可以辦理公證或律師見證,并報衛生行政主管部門備案。
2、申請衛生行政部門處理。
當事人應當提出書面申請,并在知道或應當知道身體健康受到損害之日起1年內提出。
3、向人民法院起訴。
醫療糾紛可以不向衛生行政部門申請處理,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以侵權為案由的,訴訟時效為1年,以違約為案由的,訴訟時效為2年,均自知道或應當知道自己的權益受到侵害之日起計算。
三、醫療糾紛調解的方式
1、人民調解。人民調解委員會的調解是指雙方當事人共同向調解委員會申請調解,由后者主持調解達成協議。這種調解程序規范,達成的協議如果沒有法定撤銷事由,就成為合法協議,并且不收取任何費用。
2、行政調解。行政調解是指衛生行政部門對于醫療糾紛的調解。就我國的情況而言,衛生行政機關在醫療糾紛調解中占據著核心地位,《醫療事故處理條例》對此作了專門規定:衛生行政機關調解的范圍是當事人之間關于醫療事故的賠償等民事爭議;調解是可選擇的并且不具有強制力,其履行取決于當事人的意愿。實踐中,衛生行政部門作為行政機關以及行業主管機關,其所具有的權威性對醫療糾紛的調解具有重要作用,許多醫療糾紛都通過調解獲得解決。
3、訴訟調解。訴訟調解也稱司法調解,是指醫療糾紛進入訴訟程序后,由法院組織進行、醫療糾紛雙方當事人自愿同意的調解。
通過上文的學習,我們可以得知在《侵權責任法》、《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等法律中,規定了醫療糾紛處理所依據的條款。當我們遇到醫療糾紛的時候,可以采取協商、調解以及訴訟的方式進行糾紛的解決。小編提醒大家一定要注意醫療糾紛的解決,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關于醫療糾紛責任認定和承擔方式
醫療糾紛訴訟的絕對時效是多久?
醫療糾紛產生的原因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民營企業和私營企業不同之處是什么
2020-12-21原始股每年都能分紅嗎
2020-11-17偷盜20元財物法律如何處罰
2020-11-25評殘之后續治療誤工費如何計算
2021-02-05人進監獄了欠銀行貸款怎么辦
2021-03-11男方不給撫養費要坐牢嗎
2021-01-19自書遺囑需要見證人嗎
2021-02-09子女有贍養能力低保能辦嗎
2021-01-11交通事故鑒定時間有限制嗎
2020-11-27九年義務教育學生摔倒學校有責任嗎
2021-03-05安置房拆遷有什么規定
2021-01-22非法盜用他人信息怎么處理
2021-02-18勞務外包工傷責任如何擔責
2021-01-10公司辭退懷孕職工如何處理
2020-12-11中暑死亡是否屬于意外傷害
2021-01-12意外險報銷的概念是如何的
2021-03-22第三者責任險保自家人嗎
2020-11-09家庭財產保險條款
2020-12-02保險投資基金有哪些投資策略
2021-02-06人身保險糾紛的解決途徑有哪些
2020-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