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醫生面臨疑難雜癥的時候,誤診的風險就會增加。如果處理不好,就可能導致醫患糾紛的發生。我國每年都發生大量的醫療糾紛案件,有些醫生甚至忍受不了長期的干擾,而選擇用極端方式結束自己的生命。面對醫患糾紛,醫生要學會處理,那么醫生醫患糾紛處理辦法是什么?下面小編給大家做個簡單介紹。
一、醫生醫患糾紛處理辦法是什么?
醫務人員一旦確定所接診的病例有發生醫療糾紛的可能,要對該患者進行重點管理、重點溝通,必要時要在全組、全科進行討論,爭取把醫療糾紛消滅在萌芽狀態。面對不同風險等級的患者,要采取不同的管理模式,但總的來說,以下幾方面必須引起注意:
強化醫療告知,增進醫患溝通。現實中,影響醫患溝通的關鍵因素主要是時間問題,此時,醫務人員要抽出足夠的時間與患者進行溝通,包括當前的診療方案、患者當前的病情、服用的藥物、接下來要采取的診療措施等,讓雙方建立認同感和參與感。其中,告知對象首選應為患者本人,當患者處于昏迷狀態、精神病,或者是未成年及需要進行保護性醫療的,要告知其近親屬,若情況緊急要告知醫療機構負責人,并做好記錄工作。
二、醫療糾紛的發生原因有哪些?
醫療糾紛通常是由醫療過錯或患者單方面不滿引起的。醫療過錯是指醫務人員在診療護理等醫療活動中的過錯。這些過錯往往導致病人的不滿意或造成對病人的傷害,從而引起醫療糾紛。
除了由于醫療過錯引起的醫療糾紛外,有時,醫方在醫療活動中并沒有任何疏忽和失誤,僅僅是由于患者單方面的不滿意,也會引起糾紛。這類糾紛可以是因患者缺乏基本的醫學知識,對正確的醫療處理、疾病的自然轉歸和難以避免的并發癥以及醫療中的意外事故不理解而引起的,也可以是由于患者的毫無道理的責難而引起的。亦有人稱之為醫療侵權糾紛,即醫療服務的提供者與接受者之間對醫療行為及其后果是否侵權及侵權責任的爭議。
綜上所述,作為每一位醫護人員,都應該掌握一些醫生醫患糾紛處理辦法,這樣遇到醫療糾紛的時候也不會束手無策。發生醫患糾紛,醫生首先要安撫患者情緒,然后仔細檢查對患者開出的診斷證明,如果是自身原因所致,要主動承擔責任。如醫生沒有責任,患者家屬仍然胡攪蠻纏的,醫生可以向有關部門反映,或者報案。
醫療糾紛處理方法
醫療糾紛產生的原因有哪些
醫療糾紛的訴訟中質證是怎么規定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民在扭送犯罪嫌疑人過程受傷如何處理
2020-11-12空調車不開空調乘客可以要求退票嗎
2020-11-16施工中道路損壞需要賠償嗎
2020-11-14商標侵權律師收費標準是什么
2021-03-08同意股權轉讓需要多久
2021-01-26公司注冊資金要實繳嗎
2020-11-14交通事故對方全責多久內有效
2021-03-25能索要十幾年未給的贍養費嗎
2021-02-01交通事故調解不成功怎么辦
2020-11-21離婚可以用電話調解嗎
2020-12-31雇工經營是雇傭關系嗎
2020-12-11學生猝死在宿舍內學校有責任嗎
2020-12-28臨時工簽勞動合同后違約該怎么處理
2021-03-10施工未設置安全措施應否承擔侵權責任
2021-01-29在企業固定工轉制過程中,如何處理用人單位與企業固定工的勞動關系
2020-12-17產品責任保險條款(試行)
2021-03-02保險合同運用最大誠信原則的注意事項是什么
2020-11-21意外傷害保險理賠申請書怎么寫
2020-12-07車險損與三者險的區別是什么
2021-01-31購買車險后還需注意哪些細節
2021-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