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望權也稱探視權,是《婚姻法》賦予當事人的一項新的實體性權利,當事人有權依法行使該項權利,并受到保護。《婚姻法》施行前已經審結的案件,由于當時沒有探望權的規定,所以判決中沒有涉及。現在當事人享有該項權利,當無法實現時,向人民法院提出請求,人民法院依法應于受理。根據立法的規定,對探望權行使的時間、地點、方式等,如果當事人無法達成一致意見時,由人民法院進行判決。由于實際生活經常發生變化,就有關權利行使的時間、地點、方式等問題,如果判決過細,在實際履行時因各種情況無法預料,時間、地點等很難保證,容易使雙方產生矛盾,不利于糾紛的妥善處理。同時一旦情況發生變化而無法履行原來的判決,會使糾紛再次訴諸法院,既增加訴訟成本,也不利于維護人們穩定、正常的生活秩序。所以人民法院就此類問題,應盡量進行原則性的判決,給當事人在實際履行中留有靈活掌握的余地。
立法規定探望權的本意,主要是為使未年子女身心能得以健康發展,從而有利于其成長。因此《解釋一》對探望權若干問題進行的規定,都是為了更好地貫徹這一基本指導思想,例如對中止探望權行使請求權人范圍的規定,就充分體現了這一點。關于行使探望權的主體問題,在起草過程中,曾有一種觀點認為,探望權雖然是法律賦予父母的,但在某些情況下,也應該相應變通些,有條件地允許祖父母、外祖父母等人也可以行使探望權。考慮到控望權畢竟是立法規定的一項新權利,對于行使權利的主體,目前還不宜過于擴大,因而沒有采納該觀點。
(一)、關于探望權的概念及我國現有法律對探望權的相關規定
所謂探望權,即指父母對自己子女的探望權,就是父母在離婚或解除同居關系后,與子女分居的父或母一方所享有的可在一定的時間、地點探望子女的權利。從民法理論上講,父母對子女的探望權,是親權中的一項基本的重要權利,它是基于父母子女關系而享有的身份權的合法體現。
探望權的設立,不僅能夠滿足不直接撫養子女一方的父或母對子女的關心、撫養、教育的情感的需要,保持和子女的往來,及時而又充分了解子女的生活、學習情況,更好的對子女進行撫養和教育,而且可以增加子女與不直接撫養自己的父或母之間的情感溝通和交流,最大限度的減輕子女的家庭破碎感,以便于單親子女的健康成長。
《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三十八條規定離婚后,不直接撫養子女的父或母,有探望子女的權利,另一方有協助的義務。行使探望權利的方式、時間由當事人協議;協議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決。父或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的權利;中止的事由消失后,應當恢復探望的權利。”;第四十八條規定對拒不執行扶養費、撫養費、贍養費、財產分割、遺產繼承、探望子女等判決或裁定的,由人民法院依法強制執行。有關個人和單位應負協助執行的責任。”。另外,《解釋一》第二十五條規定當事人在履行生效判決、裁定或者調解書的過程中,請求中止行使探望權的,人民法院在征詢雙方當事人意見后,認為需要中止行使探望權的,依法作出裁定。中止探望的情形消失后,人民法院應當根據當事人的申請通知其恢復探望權的行使。”;第二十六條規定未成年子女、直接撫養子女的父或母及其他對未成年人負擔撫養、教育義務的法定監護人,有權向人民法院提出中止探望權的請求。”。從這些規定中可以看出,探望權已經通過立法(包括司法解釋)得以法制化,并在法律上賦予了強制執行的效力。
(二)、司法實踐中有關探望權強制執行的幾個難點問題。
1、探望權的執行標的難以確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房屋強制拆遷協議
2021-03-22信訪處理意見可否申請行政復議
2021-02-08民法典中關于居住權怎么規定的
2021-03-08公職人員參與非法集資如何處罰
2020-11-12知識產權一般幾年過期
2021-03-02擔保公司違約金合法嗎
2020-11-19法定假日加班工資按最低工資給合法嗎
2020-11-192019反家暴法施行,北京法院簽署人身保護令首例
2021-01-10政府與個人合同如何中止
2021-01-24購買汽車合同效力如何
2021-02-03適用免責事由的法律效果是什么
2021-01-14夫妻相互繼承遺產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1-24雇傭關系傷殘賠償標準是怎樣的
2021-02-01工齡計算方法
2020-11-08在職勞動糾紛申訴期是多久
2020-11-25公司末位淘汰給賠償嗎
2021-01-03怎么投保人壽險,投保人壽險要注意什么
2020-11-16人身保險合同的特點有哪些
2021-03-05如何確定保險合同糾紛中的保險標的物所在地
2020-11-27醫院認定人死不算 保險公司抗辯不成立
202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