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父母子女權利義務關系中,以保護教養未成年子女為目的的親權為其核心內容。當今主要大陸法系國家民法典的親屬編無不對其設有詳細的規定。迄今為止,我國婚姻家庭法律、法規對親權的概念都未采納,更不用說建立完備的親權制度。本文結合各國法制及理論學說,對親權制度進行系統的研究,以期為我國婚姻家庭法之完善盡綿薄之力。(一)、親權的含義及特征一、親權的含義誠如日本學者我妻榮先生所言:“人由于有父母子女的關系,從而發生各種各樣法律上的效力……。但是,父母子女關系最重要效力,而且是與其他親屬關系有本質不同的父母子女關系的特有效力,恐怕是父母應該處于對未成年子女進行哺育、監護、教育的地位。”[2]父母對未成年子女的哺育、監護或教育就是親權制度的核心內容。親權建立在父母子女血緣關系的基礎上,依法律的直接規定而發生,專屬于父母,被認為是父母對人類社會的一種天職。在現代社會,以教養保護未成年子女為中心的親權,不僅為權利同時也為義務。作為父母享有的一種重要民事權利,親權人可以自主決定、實施有關保護教養子女的事項或范圍,并以之對抗他人的恣意干涉。親權又是父母的法定義務,夫妻生育以后,對其自身所孳生、無獨立生活能力的兒女進行撫養、教育、保護,是人類的天性,也是夫妻雙方對國家社會應盡的義務。因此,父母既不得拋棄親權,也不得濫用親權。基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所謂親權,是父母基于其身份對未成年子女的人身、財產進行教養保護的權利和義務。二、親權的特征親權制度具有以下法律特征:(一)親權是父母基于其身份所有的權利義務,因此,親權人,即行使親權的權利義務主體,應為父母。至于是以父母一方或雙方為親權人,則因父母子女關系類型的不同、是否存在妨害親權行使的事實或法律上的障礙而有不同。1對于婚生子女,如果父母雙方健在且有正當夫妻關系,則父母均為親權人,得共同行使親權,應以其共同的意思決定親權的行使,如果意見分歧,則應相互協商,合理解決。父母雖處于婚姻關系存續之中,但一方由于種種原因不能行使親權的,如一方死亡或受死亡宣告、一方行為能力受限制、一方長期外出、下落不明、重病、受刑或親權被停止,應以他方為單獨親權人。父母離婚時,則應以子女的最大利益為依據來確定以父母一方或雙方為親權人。2對于非婚生子女,如未經生父認領,原則上以母為親權人;如經生父認領,究竟以誰為親權人,各國規定不一,德國民法第1736條規定以父為單獨親權人,日本民法第818條規定原則上以母為親權人,但可以協議或裁判確定父為親權人,我國臺灣地區民法第1065條規定生父生母均為親權人;如經準正取得婚生子女資格,則父母均為親權人。3對于養子女,應以養父母而不是以親生父母為親權人,其規則與上述婚生子女的情況相同。4在我國,由于承認已形成撫養教育關系的繼父母子女關系為擬制血親關系,對繼子女而言,生親與繼親均為親權人,但是生親另一方與子女的法律關系依婚姻法第29條之規定并未消滅,所以也是親權人。此外,繼親將配偶他方的子女收為養子女時,生親與養親均為親權人。生親另一方與子女法律關系消滅,不為親權人。(二)親權的對象為未成年人。在以往的法制上,不僅未成年人應服從親權,成年人也應服從親權。如日本舊民法第877條規定,子女成年兼自立始不服從親權。故子女雖已成年,若仍在其父母之家而待其撫養,尚不能脫離親權,仍為親權之對象。但是,在現代社會,親權被認為是專為未成年子女利益而設,故已成年之子女,不論其有無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也不管其是否獨立謀生、能否自立,不屬于親權的對象和范圍。事實上,前述日本舊民法第818條已被修正,日本現行民法第818條第一款規定:“未到成年的子女,服從父母的親權”。已將成年人排除在親權的對象之外。由于各國對成年年齡的規定不同,并且對法定婚齡的規定也有區別,特別是有些法定婚齡低于成年年齡的國家,將未達成年年齡但已結婚視為成年,造成各國親權的范圍存在差異。如日本民法第731條規定:“男不滿十八歲,女不滿十六歲,不得結婚”。即法定婚齡男為十八歲,女為十六歲。而在日本成年年齡為二十歲,依日本民法第753條規定,未成年人結婚后,視為因此而達成年。也就是說,雖未達成年年齡但已結婚的,視為成年。因此,已結婚的未成年人不再服從親權,親權之對象限于未結婚之成年人。在我國臺灣地區,由于法律對法定婚齡、成年年齡的規定與日本完全相同,親權之對象亦限于未結婚之未成年人。但是卻存在例外。對于已結婚之未成年人,父母對其兩愿離婚、夫妻財產契約之訂立、變更和廢止仍有同意權。[3]未成年子女雖已結婚仍應服從父母之懲戒權。[4]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貨車剎車失靈乘客跳車身亡,車輛掛靠公司有責任嗎
2020-12-01法律援助案子需要辯護證嗎
2021-01-02交通精神賠償最高限額是多少
2020-12-13交通事故工傷如何認定
2021-02-11如何把控合同中主體資格的審查
2021-03-14行人闖紅燈被撞怎么辦
2021-02-10交通肇事沒有賠償能力怎么辦
2020-11-21正在按揭房是否可以交易?
2021-01-11賣家是否要按約付中介費
2021-02-21太原市樓間距規定
2021-02-26聘用制解除合同多久
2021-03-07未登記的房產能繼承嗎
2020-12-16離婚后家庭財產險是否可以分割
2021-01-16人身保險有哪些特殊性
2021-01-21保險合同規定車禍過時報案不賠償條款屬霸王條款
2020-12-014S店延遲交車怎么賠償
2020-12-30被保險人死因不明保險公司應否理賠
2020-11-19對方逃逸保險賠償嗎
2021-03-20保監會保險代理人資格證還審理嗎
2021-01-23企業倒閉了保險怎么辦
2021-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