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患問題解決途徑具體有哪些
1、自行協商。
醫患雙方可以自主自愿地進行協商處理,所達成的協議只要不是受脅迫所簽或存在重大誤解,其協議是合法有效的。這種處理方式對醫患雙方來說無疑都是最優選擇,不僅利于改善醫患關系,而且醫院的聲譽也不會受到太大影響。
2、行政解決。
根據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的規定,衛生行政管理部門可以依法對醫患糾紛進行調解。
3、醫患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簡稱醫調委。
醫調委具備官方性。受司法局的業務指導,是獨立于衛生行政部門、保險機構和醫患雙方之外的第三方人民調解組織。
4、衛生行政部門接到醫療機構關于重大醫療過失行為的報告或者醫療事故爭議當事人要求處理醫療事故爭議的申請后,對需要進行醫療事故技術鑒定的,應當交由負責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工作的醫學會組織鑒定;醫患雙方協商解決醫療事故爭議,需要進行醫療事故技術鑒定的,由雙方當事人共同委托負責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工作的醫學會組織鑒定。
5、就是司法裁決。
但醫療事故引發的醫患糾紛與非醫療事故引發的醫患糾紛的法律適用是不盡相同的,前者需適用醫療事故條例進行裁決,而后者則依照民法通則及相關司法解釋予以裁判。
處理程序
1、一旦發生醫療糾紛,病員及其家屬有權在發生事故或事件不良后果發生后1年之內提出醫療事故或者事件的鑒定。
2、病員死亡的,其家屬應當在病員死亡后或收到尸檢報告單后15天內提出醫療事故或者事件的鑒定。其中尸檢的申請,則應當在病員死亡后48小時內提出,由所在地衛生局指定的病理解剖部門進行。
3、醫療糾紛的雙方當事人,對首次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委員會的鑒定結論不服的,可以在接到鑒定結論書之日起15日內,向所在省、自治區、直轄市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委員會申請鑒定。對所在省、自治區、直轄市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委員會的鑒定結論不服的,可以在接到鑒定結論書之日起15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
醫患問題的解決需要自己依據實際的情況進行一定的準備,最為直接的方式就是協商,不僅會有一定的利益分歧,最為重要的是自己需要學會合理的運用有關的法律條例,這樣自己的權益維護才會有著重要的意義,因此自己需要咨詢專業人士,確保自己的權益。
醫療糾紛中醫患雙方的舉證責任是什么
醫患關系如何解決
醫患關系緊張的原因具體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建設工程征用土地合同要如何寫
2020-12-05醫院泄露個人隱私賠償
2020-11-19什么工作可以雇傭童工
2021-03-01輕傷1級能否申請工傷
2021-03-24贍養協議能否解除
2021-01-06公司章程規定不設股東會能否召開臨時股東會
2021-03-04域名是否需要著作權登記
2020-11-12立約定金后未簽合同怎么賠
2021-02-15欠條和借條有區別,你知道嗎
2020-11-09父母以贍養為前提的贈與可否撤銷
2020-12-30什么情況下必須給付老人贍養費
2021-03-18購買集資房要什么條件
2020-12-05決定離婚有什么法定條件
2021-03-12欺詐訂立的合同承擔哪些法律責任
2020-11-26遺產繼承沒有第一第二繼承人如何繼承
2021-01-09商鋪員工在商場摔傷的話誰來承擔責任
2021-01-28買別人單位的集資房應注意什么
2020-12-07勞動局都管些什么
2020-11-16三責險的賠償范圍有多大
2021-02-19海上貨物運輸保險中風險及損失案例解析
2020-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