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姓名權是自然人人格權的重要組成部分,與其他的人身權以及財產權利有密切關系,采取完善的法律措施保護姓名權,不僅可以使受到侵害的姓名權權益得到及時恢復,而且還可以使因此受到損害的其他人身權利、財產權利得到及時的救濟。
一、姓名權的概念和基本內容
在歐美國家,由于其“姓名”與“名稱”是同一概念,如英文中的name,德文中Name,且范圍較廣,既包括自然人姓名(名稱),也包括法人姓名(名稱),因而姓名權的名稱權可以概括為一項權利即姓名(名稱)權。東方國家如中國、日本、朝鮮、越南則不同,姓名是自然人姓與名的結合,與法人的名稱不同,因而分別形成姓名權、名稱權的概念。
關于姓名權的概念,在定義方式上主要表現為列舉式和概括式兩種,前者稱“姓名權是自然人對于姓名設定、變更和專用的人格權”[1];后者稱“姓名權為專用其名稱的權利”[2],“姓名權是人之姓名在法律上享有的利益”[3]。我們認為前者對姓名權的意義較之后者對姓名權的意義更明確,更易于接受和掌握。姓名權作為人身權的一種,具有人身權的一般屬性,在性質上應為人格權,體現人格權的一般屬性,如姓名權具專有性;姓名權具有非財產性;姓名是使自然人特定化的標志,是自然人人格的外在表現。姓名權與特定的主體不可分割,姓名權的主體只能是自然人,法人和組織不能成為姓名權的主體,自然人死后不享有姓名權,姓名權是一種絕對權,其權利主體是對特定姓名享有權利的人;姓名權的客體是姓名以及與姓名相關聯的精神方面的利益和情感;姓名權的內容就是姓名權法律關系的主體所享受的權利和承擔的義務。我國《民法通則》第99條對姓名權的內容作了明確規定:“公民享有姓名權,有權決定使用和依據規定改變自己的姓名,禁止他人干涉、盜用、假冒?!庇纱丝梢?,公民的姓名權包括姓名決定權、姓名變更權和姓名使用權三個方面的內容。
二、侵害姓名權的主要方式
侵害姓名權的責任構成要件包括侵害行為、行為人的過錯、侵害行為與損害后果之間的因果關系和損害后果。
1.侵害行為
根據《民法通則》第99條的規定,侵害姓名權的行為一般由作為的方式構成,其中最主要的最常見的行為就是干涉、盜用和假冒他人的姓名。
(1)干涉他人決定、使用和變更自己的姓名。干涉他人姓名就是針對他人姓名實施某種積極行為,阻撓他人行使自己的姓名權。它包括以下幾種情況:一是干涉他人決定自己的姓名,強迫他人命何-名或者不命何-名;二是干涉他人使用自己的姓名,強迫他人使用或不使用正式姓名;三是干涉他人改變自己的姓名,強迫他人改變或不改變自己的姓名。例如干涉養子女決定和使用其姓名,干涉被監護人決定和使用其姓名等。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漢堡王用過期食材,雞腿排保質期隨意改,消費者如何維權
2021-02-19商標被部分駁回如何處理
2020-11-20母親的欠條以子女的名義起訴可以嗎
2020-12-17婚內協議及應注意的問題
2021-03-15中止探望權如何恢復
2020-11-26交通事故死亡賠償金如何分配
2020-11-16勞動仲裁可以索要名譽賠償嗎
2021-03-15國有獨資商業銀行監事會對什么事項進行監督
2021-01-19變更勞動合同時職工應注意些什么
2021-01-31北京市勞動局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關于勞動爭議案件法律適用問題研討會會議紀要
2021-01-03商業、供銷系統投保貨物運輸保險若干試行規定是怎樣的
2021-02-06被保險人死亡后,投保人解除保險合同有效嗎
2020-11-10人身保險的保險利益應該如何獲取
2021-02-25人身保險合同的性質是怎么樣的
2021-01-25他人毀壞財物后是否可以要求其和保險公司都賠
2021-02-12保險合同糾紛的法律依據有哪些
2020-11-24什么是土地承包經營權置換
2020-12-30天津土地房屋轉讓土地出讓手續有哪些內容
2021-03-14公務員能接受農村拆遷賠償嗎
2021-01-01征地拆遷,靠什么提高拆遷補償
2021-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