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怎樣構成非法行醫罪
(一)客體要件
非法行醫罪所侵犯的客體是國家對醫療機構的管理制度及公眾的生命健康安全。為了規范我國醫療機構及其從業人員的行為,保障公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國家制定了一系列醫療衛生管理制度,以保障和促進我國醫療衛生事業的健康發展。
(二)客觀方面要件
該罪的客觀方面表現為:行為人在沒有取得醫生執業資格的情況下,擅自從事醫療活動,情節嚴重的行為。
首先,必須有擅自從事醫療活動的行為。擅自從事醫療活動主要有以下幾種表現形式:
(1)利用巫術、封建迷信行醫。
(2)利用氣功行醫。
(3)利用現代儀器進行非法醫療活動。
(4)非醫療機構超越服務范圍進行醫療活動。
(5)具備一定醫學知識的人擅自開辦診所,進行醫療活動。
(6)利用非法行醫的手段推銷產品及治療。
其次,擅自從事醫療活動的行為,須達到“情節嚴重”的程度。
(三)主體要件
該罪的主體是特殊主體,即未取得醫生執業資格的達到刑事責任年齡的人,包括中國人、外國人和無國籍人,單位不構成該罪。
《執業醫師法》對執業醫師證的取得作了明確規定:該法生效后取得執業醫師資格,必須通過國家醫師資格考試,并經申請獲得執業醫師或者執業助理醫師職稱;該法生效之前,取得醫學專業技術職稱和醫學專業技術職務的人員,由所在機構報請縣級以上衛生行政部門認定,獲得 相應的醫師資格。對于開辦醫療機構,根據國務院《醫療機構管理條理》和衛生部《醫療機構管理條理實施細則》的規定,還需要經過所在縣級以上衛生行政部門考核審查,發給執業執照或者注冊登記。因此,醫療行業從業人員,既要注意本人是否有醫師執業證,還要注意本人所在的醫療機構是否有“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否則,就有可能成為非法行醫的主體。
(四)主觀構成要件
非法行醫罪的主觀方面具有行為故意,而不是犯罪直接故意,即明知自己不具備行醫資格,仍然從事醫療活動。但行為人對造成就診人死亡、身體健康受損的后果,則可能是過失,也可能是間接故意,即其應當預見非法行醫行為有可能造成就診人死亡、傷害的嚴重后果,因為疏忽大意沒有預見或者已經預見但輕信能夠避免,或者已經預見到可能發生上述后果而放任危害結果發生。如果犯罪主體在主觀上是故意,則不構成此類犯罪,而是構成其他處罰更為嚴厲的犯罪,如故意殺人罪、故意傷害罪等。
哪些行為屬于非法行醫?
如何認定非法行醫罪
非法行醫的法律責任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三十年前的車禍傷殘可以申請賠付嗎
2021-03-01服刑人員交罰金的流程
2021-02-08公司并購和收購的不同之處有哪些
2021-03-24交通事故傷殘鑒定的最佳時機是什么時候
2021-01-10以贍養為條件的贈與能否撤銷
2021-02-17債務人可以放棄遺產繼承嗎
2021-03-03家庭暴力如何認定,家庭暴力的認定方法
2020-12-17出國留學生怎樣結婚
2020-12-15交通事故責全責保險賠償需要保險公司的人在場嗎
2021-03-18承租人變更有訴訟時效嗎
2021-01-02擔保合同連帶責任無效的依據有哪些
2021-03-11單方解除合同的注意事項
2021-02-17為何用人單位不愿與勞動者簽訂書面勞動合同?
2021-02-23違反三性是否導致勞務派遣失效
2021-01-16意外險包括火災嗎
2020-12-21購買人身保險需要注意什么事項
2021-01-13內地居民赴港購買保險有哪些風險
2021-01-24保險詐騙中數罪的處理
2020-12-07已獲肇事者賠償,能否再要保險公司理賠?
2020-12-10變額保險 VariableLife
2021-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