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醫療事故糾紛的訴訟時效有多長
醫療事故訴訟糾紛根據糾紛案由的不同,有不同的訴訟時效的規定,根據最新的民法總則的相關規定,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為三年,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根據民法通則第136條的規定,身體受到傷害要求賠償的、出售質量不合格的商品未聲明的、延付或拒付租金的和寄存財務被丟失或者損毀的,訴訟時效均為一年。因此,若是以侵權造成患者身體受到損害的案由來進行醫療事故訴訟的,訴訟時效為一年。
除了侵權之訴外,醫療事故糾紛還可能是由于醫方違反了醫療服務合同的約定,損害了患者的身體健康,需要承擔對應的違約責任,根據合同糾紛提起的訴訟時效,按照一般的訴訟時效的規定,有三年的訴訟時效。
二、如何判斷是不是醫療事故?
認定該事故是否屬于醫療事故,需要對醫療事故作出相應的判斷,需要從醫療事故構成要件的出發。
1、醫療事故的主體
醫療事故是一種常見的醫患糾紛,發生醫療事故的雙方當事人就是醫院的醫護人員和患者,醫院等相關的醫療機構違反衛生管理法的相關規定,也構成醫療事故的主體。醫務人員是指取得了專業的職業資格證書的技術人員,包括了診療的醫師和護理的人員。
2、客觀要件(即存在違法的事實)
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作出了違反衛生管理法規的行為,適用劣質的藥品和器具,或者是使用未經檢測的醫療器具等等方面,存在著違法實施,實施了對患者有害的行為,也對患者的身體造成了損害的事實。
3、犯罪心理(過失)
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在治療的過程中,由于疏忽大意而不能避免地造成了損害或者是由于過于自信覺得自己能避免出現損害他人身體的后果在而到他人的身體受損,主觀上屬于過失的心理,故意犯錯損害他人身體的,成立的是故意傷害罪,出現死亡的,也成立故意殺人罪。
4、過失行為與損害的結果有因果關系
醫療機構及醫護人員對于患者的過錯與患者的身體損害的結果存在因果關系的,才構成醫療事故罪,如果僅僅是有過錯,但實際上并無造成患者的人身損害的,則不構成犯罪。
現實中,因為醫療事故糾紛中涉及到的范圍比較廣,那么在牽扯到訴訟時效問題的時候,就需要區分。其中有些情況下是一年的訴訟時效,但多數情況下則是三年的訴訟時效。其中一年訴訟時效主要是指以侵權造成患者身體受到損害的案由來進行醫療事故訴訟的。
醫療事故的舉證責任倒置是什么
哪些情形屬于一級醫療事故
怎么進行醫療事故認定,需要哪些材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環境損害賠償的方式有什么
2021-02-26如何用法律來保護平等權
2021-02-02怎么查第三方支付牌照
2020-11-17商標字體侵權能否要求賠償
2021-01-13子女撫養費一方拒絕支付怎么辦
2020-11-09贍養費能請求法律援助嗎
2021-02-14在沒有合同的情況下工傷應該如何賠償
2020-11-25非法侵入住宅罪的概念是什么
2021-01-02人性化的意外保險怎么賠付
2020-11-27訂立保險合同分哪些階段
2021-01-12保險經紀人辦理保險經紀業務產生的法律責任該由誰承擔
2021-02-02保險合同成立后投保人的義務是什么
2020-11-21人身保險的投保人需要擔負什么義務
2021-02-072020最新人身意外保險賠償標準是多少
2021-01-04賠償責任誰承擔
2021-02-12外國保險公司分公司的營運資金是多少
2021-03-19保險公司不承擔或者免除承擔責任的情況
2020-12-25車禍后保險賠償程序怎樣進行
2021-01-22保險理賠款如何入賬
2021-03-01瑞士人活得“保險”
2021-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