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非法行醫民事責任是怎樣的
就民事責任而言,不能依照《醫療事故處理辦法》承擔補償責任,而應適用《民法通則》關于人身侵權損害賠償的有關規定承擔賠償責任。非法行醫造成損害的。由于非法行醫的主體一方,不附合醫療糾紛的特征要求,由此造成的病人人身損害事件,不屬于醫療糾紛,更不構成醫療事故。
我國民法理論上,人身損害賠償原則歷來是對人身傷害賠償由此造成的財產損失。即侵權行為造成他人人身損害的賠償數額,以人身傷害而引起的財產損失為標準,實際損失多少財產就賠償多少。賠償范圍的法律依據是《民法通則》第119條。主要項目有:醫療費、交通和住宿費、死者的喪葬費、殘疾者的生活補助受害人的誤工工資、護理人員誤工補助費、死者生前或殘疾者致殘前扶養人的生活費和其他必要的支出。
此外,有學者認為,非法行醫損害賠償案件,除必須承擔財產賠償責任外,還應給予必要的民事制裁措施。其法律依據是《民法通則》第134條的元寶,即:“……,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除適用上述規定外,還可以予以訓誡、責令具結悔過、收繳進行非法活動的財物和非法所得,并可以依照法律規定處以罰款、拘留。”其理論根據是,醫療活動就醫患雙方提供和接受醫療服務的角度而言,是平等主體之間的民事活動。誠實信用和遵守法律法規、社會公德,是民事活動的基本原則。為牟取財物而無照行醫,非法刊登、藥品廣告,銷售使用假藥,聘用不合格的醫務人員等,最終導致病員健康嚴重受損。這類行為,違背了民事活動的誠信原則和合法原則,是民事違法活動的典型表現,所以對非法行醫理應采取相應的民事制裁措施。
在我國相關的當事人進行非法行醫時,相關的當事人構成了犯罪。這類人員構成對受害者的民事賠償責任,我國的相關審理單位。對這類案件根據相關的案件案情進行相應的審判,判決這類違法犯罪人員,維護我國的法律公平。
銷售假藥罪與非法行醫罪哪個重?
醫療事故罪與非法行醫罪有何不同
怎樣構成非法行醫罪2020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傷殘等級標準中的傷殘分類
2020-11-11注冊后股東不得抽逃出資嗎
2021-02-23眾籌與非法集資的界限
2020-11-10遇到效力待定合同時會產生怎樣的法律后果
2021-03-04酒后駕車如何處罰
2021-03-02探望權的行使與強制執行
2021-03-05對指定管轄不服的怎么辦
2021-03-23房子抵押給個人了執行局可以執行嗎
2021-01-21如何認定虐待被繼承人情節嚴重
2021-01-10修理車是雇傭關系嗎
2021-02-18簽訂的就業協議可以約定違約金嗎
2021-03-26非法使用外國勞工如何處罰
2021-03-23外地保險理賠有什么憑證嗎
2020-12-09保險人應對保險合同盡說明義務
2020-12-16個人購房如何辦理保險,如何簽訂房產保險合同
2021-03-24保險公司業務人員以及代理人欺詐表現
2021-03-18經濟適用房出了土地出讓金可以買嗎
2021-03-04營業房拆遷租戶可以得到哪些補償
2021-03-20拆遷還房時,公攤面積如何計算
2020-11-16共同共有房屋拆遷后補償款怎么處理
2021-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