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醫療糾紛鑒定程序是什么
1、訴前準備工作。
醫療糾紛發生后,患方應第一時間和醫務科聯系、投訴,要求復印診療病歷,并會同醫方代表一起共同封存病歷(包括診治病歷、住院病歷、手術同意書、會診討論記錄等所有資料),向醫務科索要《醫療糾紛投訴表》回執。完成上述工作后,患方便可選擇適用何種法律方式解決糾紛了。
2、訴訟。
提起訴訟后,法院會安排時間進行第一次開庭,該次開庭主要確認醫患雙方的訴訟主體資格、對雙方提交的病歷資料進行質證,經過質證的病歷將在第一次開庭后由法院移交醫療事故鑒定委員會鑒定。所以在首次開庭這一階段患方應把握好機會,認真仔細審查病歷資料的真實性、規范性、完整性,盡可能將對自己不利的病歷資料排除出有效證據之外。
3、醫療事故技術鑒定。
這是醫療糾紛處理程序中最重要的一環,它決定了整個醫療糾紛訴訟的大局。說白了,打醫療糾紛訴訟其實就是打醫療事故鑒定!患方應認真對待,向專家小組提交的《陳述書》內容應盡可能詳細陳述醫療經過,同時著重指出醫方的醫療行為存在哪些過失,違反何種診療規范。醫鑒會的專家們其實也是各醫院的主任醫師、醫學教授,他們對醫院一方有著天性的維護,故患方在《陳述書》中應一針見血明了的指出醫方存在的診療過錯,不給專家小組回旋的余地;如果患方在《陳述書》中不能指出醫方明顯過錯的話,專家們往往也會睜只眼閉只眼作出對患方不利的鑒定結論,這就象民事訴訟中不訴不理的原則。
4、賠償款的確定。
醫療事故鑒定結果出來后,如認為構成醫療事故,患方可根據《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確定賠償款項,但要考慮到醫方的診療行為和患者出現的損害后果之間存在多大的因果關系,來確定醫方應承擔的責任。如某患者被確診為癌癥晚期,死亡已是不可避免的事實,盡管醫方的診療失誤加速了患者的死亡,但如要求醫方對患者的死亡負全部賠償責任也是不合理的,法院也不會支持。所以患方應實事求是的分析醫方過錯程度來確定賠償額,避免盲目索賠,導致自己承擔過多的訴訟費用。在更多的時候,醫療鑒定結論是認定醫方不構成醫療事故的,這種情況下患方應如何索賠呢?本律師認為患方可靈活應用《民法通則》、《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有關原則,舉證證明醫方的診療行為存在瑕疵并給患者造成人身損害的后果,以人身損害為由提起索賠。
醫療糾紛訴訟和普通民事訴訟不同,醫學原理和法律適用之間能否靈活運用,是患方能否得到最大利益保護的關鍵。所以,醫療糾紛訴訟中患方應考慮聘請一位精通醫療糾紛處理的律師代理相關法律事務。
醫療糾紛處理流程:
發生醫療糾紛——向醫療機構投訴——復印封存病歷——向衛生行政部門申請處理——醫療事故鑒定——(不服)申請再次鑒定——衛生行政區部門作出處理決定——(不服)行政復議訴訟處理流程:發生醫療糾紛——向醫療機構投訴——復印封存病歷——提起訴訟——第一次開庭(質證病歷)——委托醫療事故鑒定——(不服)申請再次鑒定——司法鑒定——再次開庭——判決——(不服)上訴醫療鑒定流程:醫患共同向市醫鑒會提起(或委托鑒定)——受理——交費——提交陳述書等材料——查看專家名錄——選出需回避的專家——專家隨機編號——抽號——組成專家鑒定組——患醫各陳述15分鐘——退庭——專家討論——出具醫鑒結論報告——(不服)向省醫鑒會提起再次鑒定
綜上所述,醫療糾紛主要是醫患之間的矛盾,是可以通過雙方私下協調解決的,但是如果雙方不能協商一致的,那么就只有通過其實的方式,由人民法院來進行判決,當然如果對判決結果還是有異議的,可以向上一級法院申請。
最新醫療糾紛處理流程
醫療糾紛處理方法
醫療糾紛產生的原因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土地交換合同范本
2020-11-20動物傷人案件賠償如何根據過錯比例承擔
2020-11-24刑事案件法庭收費標準
2021-01-11什么人可以旁聽案件審理,什么人不能旁聽
2020-11-24股權登記的流程是什么
2021-02-28店鋪租賃合同沒到期解約怎么賠償
2020-12-14父母以贍養為前提的贈與可否撤銷
2020-12-30財產保全涉及夫妻雙方嗎
2020-12-19非法占有是否具有處分權
2021-01-16交通事故對方全責可以賠償哪些
2020-12-19病假單位會辭退嗎
2020-12-26男童校車內離世,幼兒園是否應該承擔責任
2021-02-23購房定金可以退嗎,怎么才能要回購房定金
2021-01-20小產權房子能做抵押貸款嗎
2021-03-08政府非法拆遷怎么處罰
2020-12-18勞務外包需要什么資質
2021-01-10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對舉證責任(舉證責任倒置)的規定
2021-03-01在職勞動糾紛申訴期是多久
2020-11-25高新技術產品研發責任保險條款
2021-03-16不能投保貨物運輸保險的物品
2021-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