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某甲因夫妻感不和于1999年離婚,其女某乙判歸其生母汪某撫養。2000年某甲與丙女結婚。婚后生育有子。2005年某甲因交通事故身亡。事故發生后,經交警部門調查調解,付給某乙撫養費×××元,給付甲某生母撫養費×××元,給付丙女某甲死亡賠償金×××元。2006年元月,某甲生母及某乙以某甲近親屬為由,起訴丙女,要求平均分配某甲死亡賠償金。
筆者就該筆死亡賠償應否進行分配,如何進行分配簡要進行分析,欲與各同仁共探討。
首先,我們應明確死亡賠償金具有何種屬性,是一種物質性的財產損失,還是一種精神損害撫慰金,抑或兼是精神損害和物質損失兩項性質。現行有關法律法規和相關司法解釋可以說說法不一。
2003年12月4日,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解釋》第十七條第二、三款規定,受害人死亡時,賠償義務人應當賠償死亡補償費,被撫養人生活費等。第二十九條規定:“死亡賠償金按照受訴法院所地地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農村居工人均純收入標準,按二十年計算。但六十周歲以上的年齡每增加一步減少一年;七十五周歲以上按五年計算。”依照該司法解釋第三十一條規定上述死亡賠償金屬物質賠償金,而不屬于精神損害撫慰金。既然死亡賠償金屬于物質損害賠償金,而不再屬于精神損害撫慰金,那么死亡賠償是否屬于個人財產,而由其近親屬繼承?筆者認為,死亡賠償金同樣不具有遺產的性質。(一)死亡賠償金是公民因人身損害事故死亡之后才發生的,非該公民生前所有而死亡時所遺留的;(二)《繼承法》規定了遺產的范圍,沒有死亡賠償金這一項目;(三)任何公民均可以在生前立遺囑處分自己的遺產,死亡也可以按照法定繼承原則分配該公民的遺產,而公民在生前無也不可能處分自己的死亡賠償金;(四)如按遺產處理,法定繼承人以久的人也可有權分得該項的一部分,這與《解釋》第一條二款的規定相悖。因此,筆者認為,將死亡賠償金按遺產處分也是不妥的,這是因為:(一)任何公民要取得財產所有權必須有合法依據,公民只有在自己生命存在的情況下,才能通過親自行使民事行為,合法取得財產所有權;(二)由于死亡賠償金是在公民死亡之后才由加害人支付的,該公民無法將其作為生活資料或生產資料進行使用,為無法對該費用享有占有、使用受益和處分的權利;(三)公民不能以犧牲自己的生命來換取合法財產所有權,否則不僅違反法律規定,而且有悖于社會的公序良俗。因此,死亡賠償金不屬于公民的個人的合法財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山東元康律師事務所專職律師,畢業于山東大學,獲得法學學士學位,是國家司法部注冊律師、中華全國律師協會會員,至今已有10余年的法學理論研究與法律實踐工作經驗。 自從事法律工作以來,一直注重研究人身傷害(交通事故)、勞動工傷、債權債務(民間借貸)、婚姻繼承、合同糾紛、公司法務、刑事辯護等領域,取得了不錯的成果,在為當事人辦理案件的過程中,為當事人爭取到了最大的合法權益,得到了當事人很好的評價,并且憑借為當事人辦案的良好口碑 ,得到了當事人的推薦,為更多需要法律幫助的人解決了諸多法律難處。 執業信條:誠實信用、盡職盡責、追求實效!
土地補償方案及程序
2020-12-22債權債務轉讓通過董事會決議嗎
2021-01-23合并債權債務包括資產嗎
2021-03-21喝多少酒算酒駕 酒駕的危害有哪些
2020-12-21車禍事故處理多久下來
2021-01-24訂婚了對方想退婚怎么辦
2021-02-22入贅者對岳父母是否有贍養義務
2020-12-13建筑工程承包資質標準是什么
2020-11-09最新的終止勞動合同協議書范本是怎樣的
2021-03-15離職補償金如何能獲得
2021-02-16勞動糾紛處理的方式有哪些
2020-12-04雇員保險金權益
2020-12-25海上貨物運輸保險中風險及損失案例解析
2020-11-28人身保險一般期限長嗎
2020-12-01保險公司超過判決書規定日期不給錢有什么辦法
2021-02-10酒后駕車被撞死 保險公司可拒賠?
2020-12-02理賠中被保險人都有哪些義務
2020-11-25未告知賠償標準 保險公司被判全賠
2021-01-14農村集體林地可以承包給個人嗎
2020-11-24承包合同書范本
2020-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