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侵權人依照侵權責任法第四十三條起訴,但同時起訴生產者和銷售者為共同被告的,人民法院可以在調查清楚事實之后,直接確定應當負有最終責任的生產者或者銷售者承擔賠償責任;也可以判決生產者和銷售者承擔不真正連帶責任,在判決執行過程中,按照侵權責任法第四十三條規定主張中間責任和最終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司法解釋(下)
第五章產品責任
第七十九條【同時起訴生產者或者銷售者的責任承擔】
被侵權人依照侵權責任法第四十三條起訴,但同時起訴生產者和銷售者為共同被告的,人民法院可以在調查清楚事實之后,直接確定應當負有最終責任的生產者或者銷售者承擔賠償責任;也可以判決生產者和銷售者承擔不真正連帶責任,在判決執行過程中,按照侵權責任法第四十三條規定主張中間責任和最終責任。
第八十條【產品缺陷的界定及類型】
產品缺陷是指由于制造、設計中的原因或者警示說明不充分、未盡召回警示義務而導致產品存在的危及人身、財產安全的不合理危險。
警示說明充分的標準,是產品存在合理性危險,但按照產品的警示說明使用,該危險就不會發生。
未盡召回警示義務的跟蹤觀察缺陷,應當依照侵權責任法第四十六條規定認定。
第八十一條【運輸者倉儲者等第三人的解釋】
侵權責任法第四十四條規定的其他第三人,是指產品的零部件提供者或者原材料提供者等。
第八十二條【被侵權人有權向第三人行使賠償請求權】
運輸者、倉儲者等第三人的行為導致的產品缺陷造成他人人身、財產損失,在生產者、銷售者不能承擔賠償責任的情況下,準許被侵權人直接向運輸者、倉儲者起訴,要求他們承擔侵權賠償責任。
第八十三條【產品責任的免責事由】
產品生產者或者銷售者以及其他第三人能夠證明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承擔賠償責任:
(一)未將產品投入流通的;
(二)產品投入流通時,引起損害的缺陷尚不存在的;
(三)將產品投入流通時科學技術水平尚不能發現缺陷存在的。
第八十四條【懲罰性賠償金的計算】
依照侵權責任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確定懲罰性賠償金,應當在賠償實際損害之外,另行確定不超過實際損失三倍的賠償金。
確定懲罰性賠償金應當根據侵權人的主觀惡意程度以及實際損害的數額等因素,綜合確定。
第六章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
第八十五條【機動車的范圍】
機動車是指以動力裝置驅動或者牽引,在道路上行駛的供人員乘用或者用于運送物品以及進行工程專項作業的輪式車輛。
低于時速20公里以下的動力車,不認為是機動車。
第八十六條【機動車交通事故的責任人】
受雇人駕駛機動車造成他人損害的,雇用人承擔替代責任。雇用人承擔賠償責任之后,可以向有過錯的受雇人追償。
機動車在送交修理、委托保管或者出質期間,承修人、保管人或者質權人擅自駕駛該車輛造成他人損害的,承修人、保管人或者質權人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承租人使用融資租賃的機動車在運行中造成他人損害的,由承租人承擔侵權責任。
分期付款買賣的機動車由買方占有后,在運行中造成他人損害的,由買方承擔侵權責任。
第八十七條【機動車與非機動車駕駛人或者行人與有過失】
機動車與非機動車駕駛人或者行人之間發生交通事故,造成損害,雙方都有過失,依照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條適當減輕責任的,機動車一方在按照其過錯程度承擔的賠償責任之上,再增加不超過百分之十的賠償責任。
第八十八條【機動車交通事故中的優者危險負擔】
機動車一方無過失,非機動車駕駛人或者行人的過失造成自己損害,依照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條,機動車一方應當承擔不超過百分之十賠償責任的,應當在百分之五至百分之十之間,根據受害人一方的過失程度,確定具體的賠償數額。
第八十九條【受害人故意造成損害】
依照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條第三款規定受害人故意碰撞機動車造成損害的,機動車一方不承擔賠償責任的,應當擴張解釋為受害人故意引起損害的,機動車一方不承擔賠償責任。
第九十條【機動車出租人、出借人的過錯認定】
依照侵權責任法第四十九條規定的機動車所有人的過錯,是指出租人、出借人怠于審查承租人、借用人駕駛資質,或者隱瞞或者未告知機動車故障等。
機動車使用人承擔侵權賠償責任,機動車所有人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屬于連帶責任,應當適用本司法解釋第二十條規定確定侵權責任。
第九十一條【帶駕駛員租賃】
侵權責任法第四十九條規定的出租機動車,為光車出租。
帶駕駛員的出租機動車,因駕駛員的過失導致發生機動車交通事故造成損害的,無論是造成自己損害還是他人損害,機動車所有人都應當承擔賠償責任。由于機動車使用人的指示過失,造成機動車駕駛人損害或他人損害的,使用人承擔定作人指示過失責任,予以賠償。機動車駕駛人有過失,機動車使用人在指示上也有過失的,雙方承擔連帶責任。
第九十二條【買賣機動車未過戶未強制保險的賠償責任】
當事人之間已經以買賣等方式轉讓并交付機動車但未辦理所有權轉移登記,發生交通事故后,屬于機動車一方責任,該機動車未按照法律規定辦理強制保險的,機動車的受讓人與原所有人在機動車強制保險范圍內,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第九十三條【報廢車的強制保險責任】
機動車距規定的報廢期限不足一年的,機動車所有人投保短期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在保險期間發生交通事故的,由保險公司在短期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責任限額范圍內予以賠償,不足部分由轉讓人和受讓人承擔連帶責任;在短期強制保險期間外發生交通事故的,由轉讓人和受讓人承擔連帶責任。
第九十四條【盜搶機動車侵權中機動車所有人未參加強制保險的賠償】
盜竊、搶劫、搶奪的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盜竊人、搶劫人或者搶奪人逃逸無法承擔賠償責任,機動車所有人未按照法律規定辦理強制保險的,機動車所有人應當在強制保險范圍內,由機動車所有人在機動車強制保險責任限額范圍內先行墊付搶救費用,機動車所有人可以向交通事故責任人追償。
第九十五條【掛靠機動車的損害賠償】
機動車掛靠經營發生道路交通事故致人損害的,應當根據下列不同情形,由不同的主體承擔責任:
(一)個人機動車無償掛靠企業,被掛靠企業既不享有運行利益,又不進行運行支配的,由個人承擔賠償責任;被掛靠單位明知或者應知掛靠經營者不具有相應資質而提供掛靠的,被掛靠企業應當與機動車所有人承擔連帶責任。
(二)被掛靠單位收取管理費的個人機動車,被掛靠單位疏于管理致使掛靠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致人損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被掛靠單位明知掛靠機動車的所有人不具有相應資質而接受掛靠,掛靠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致人損害的,被掛靠企業與機動車所有人承擔連帶責任。
第九十六條【交通事故中駕駛人負全責的追償責任】
駕駛人因執行工作任務時發生交通事故,造成他人損害,駕駛人應當承擔全部責任的,應當由機動車所有人承擔賠償責任;機動車所有人承擔賠償責任后,有權向其追償。
駕駛人非因執行工作任務發生交通事故,造成他人損害,駕駛人應當負全部責任的,由駕駛人承擔賠償責任,機動車所有人不承擔責任。
第七章醫療損害責任
第九十七條【醫療損害責任中的故意損害的性質】
依照侵權責任法第五十四條規定確定醫療損害責任,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的過錯,主要是醫療過失。
醫務人員在診療活動中,故意實施違法行為造成患者損害的,應當適用侵權責任法第四條規定,在承擔刑事責任的同時,由醫療機構依據侵權責任法第五十四條規定,承擔侵權責任。
第九十八條【醫務人員未盡告知義務造成損害】
醫務人員在診療活動對患者未盡告知義務造成患者的損害,包括未盡告知義務造成患者的人身損害和未盡告知義務未造成人身損害但造成患者知情同意權損害兩種情形。
未盡告知義務,造成患者人身損害的,應當依照侵權責任法第十六條規定的人身損害賠償標準進行賠償。
未盡告知義務,造成患者知情同意權損害的,應當依照侵權責任法第二十二條關于精神損害賠償的規定,承擔賠償責任。
第九十九條【緊急情況下醫務人員未盡告知義務的責任】
醫療機構按照侵權責任法第五十六條規定,搶救生命垂危的患者未盡相應的告知批準義務,造成患者損害的,醫療機構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第一百條【醫療水平的確定】
依照侵權責任法第五十七條規定確定醫務人員的診療行為具有醫療過失,判斷當時的醫療水平,必要時可以適當考慮地區、醫療機構資質、醫務人員資質等因素。
第一百零一條【推定醫療過失的性質】
依照侵權責任法第五十八條規定推定醫療機構有過錯的,法院即可認定醫療機構有過錯;醫療機構不得主張推翻該過錯推定。
第一百零二條【因果關系舉證責任緩和規則】
患者的損害有可能是由醫務人員的診療行為造成的,除醫務人員提供相反證據外,推定該診療行為與患者人身損害之間存在因果關系。
第一百零三條【醫療產品的界定】
侵權責任法第五十九條規定的缺陷醫療產品之外的醫療產品造成患者損害,應當適用侵權責任法第五十九條規定確定侵權責任。
第一百零四條【醫療產品的銷售者的責任追究】
因藥品、消毒藥劑、醫療器械存在缺陷,或者輸入不合格的血液造成患者損害的,患者向醫療機構請求賠償,醫療機構賠償后,有權向缺陷產品的生產者、銷售者或者血液提供機構追償。
第一百零五條【醫療機構自己生產的醫療產品致人損害】
醫療機構自己生產的藥品、消毒藥劑、醫療器械等醫療產品存在缺陷,造成患者損害的,無論醫療機構是否有過失,都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第一百零六條【醫院提供病歷資料的主觀性資料和客觀性資料】
侵權責任法第六十七條規定的患者查閱、復制的病歷資料,不僅包括住院志、醫囑單、檢驗報告、手術及麻醉記錄、病理資料、護理記錄、醫療費用等,還包括死亡病例討論記錄、疑難病例討論記錄、上級醫師查房記錄、會診意見、病程記錄等病歷資料。
醫療機構未盡侵權責任法第六十七條第二款規定的提供義務,應當適用第五十五條第二款規定確定侵權責任。
第一百零七條【患者隱私權的全面保護】
未經患者同意,醫療機構或醫務人員不得窺視、接觸患者的身體,也不得將患者作為教學工具;未經患者同意,與診療無關的人員不得進入門診就診室、檢查室、手術室、住院病房;醫療機構及醫務人員不得窺視、干涉患者的私人活動,患者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限制行為能力人的除外。
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泄露患者隱私或者未經患者同意公開其病歷資料,造成患者損害的,應當依照侵權責任法第二十二條規定確定賠償責任。
第一百零八條【不必要檢查的后果】
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對患者進行不必要的檢查,導致患者支出不必要的醫療費用,或者因此造成患者人身損害,或者導致患者喪失最佳治療時機或最佳治療方案的,醫療機構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第一百零九條【第六十四條規定的法律責任】
侵權責任法第六十四條規定的法律責任,包括行政責任和刑事責任,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侵權賠償責任。
第八章環境污染責任
第一百一十條【環境概念的界定】
侵權責任法第六十五條規定的“環境”,包括生活環境和生態環境。
第一百一十一條【環境污染責任的因果關系舉證責任緩和】
依照侵權責任法第六十六條規定,由污染者承擔舉證責任的因果關系要件,被侵權人應當首先承擔因果關系具有可能性的初步證明,未證明具有存在因果關系可能性的,不得進行因果關系推定。
第一百一十二條【環境污染數人侵權行為責任份額的確定】
依照侵權責任法第六十七條規定,兩個以上污染者污染環境,沒有主觀意思聯絡的,應當承擔按份責任。
兩個以上的污染者承擔按份責任的具體比例,能確定原因力大小的,按照造成損害的原因力確定責任份額;不能確定原因力大小的,按照市場份額規則確定責任份額;不能通過前述方法確定責任份額的,平均分配責任份額。
第一百一十三條【環境責任中的第三人過錯及與其他法律的競合】
環境污染責任中的第三人過錯,不免除污染者的賠償責任。
海洋環境保護法等法律、法規與侵權責任法第六十八條規定不一致的,按照新法優先適用原則,適用侵權責任法的規定。
第九章高度危險責任
第一百一十四條【高度危險作業概念的界定】
侵權責任法第六十九條規定的“高度危險作業”,是指高度危險活動和高度危險物。
第一百一十五條【戰爭等情形的界定】
侵權責任法第七十條所指“戰爭等情形”,是指武裝沖突、敵對行動、國家戰爭或市民暴亂等情形,不包括自然災害等不可抗力原因。
第一百一十六條【民用航空器侵權的免責事由】
依照侵權責任法第七十一條規定確定民用航空器損害責任,應當適用《民用航空法》第一百六十一條的規定。
第一百一十七條【地下挖掘活動的界定】
侵權責任法第七十三條規定的“地下挖掘活動”,是指在地表之下進行的挖掘活動,不包括該法第九十一條規定的挖坑。
第一百一十八條【高速軌道運輸工具的界定】
侵權責任法第七十三條規定的“高速軌道交通運輸工具”,是指高速鐵路、普通鐵路、城市鐵路、地下鐵路、有軌電車等通過軌道運行的交通工具。游樂場所等供娛樂的軌道工具,不屬于高速軌道交通運輸工具。
第一百一十九條【高度危險區域的免責或減責】
高度危險活動區域或者高度危險物存放區域的管理人,已經采取安全措施并盡到警示義務,受害人具有故意或者重大過失的,應當免除管理人的賠償責任;受害人具有過失的,管理人可以減輕責任。
第一百二十條【高度危險責任的限額賠償】
侵權責任法第七十七條規定的法律規定賠償限額,包括法律、行政法規以及行政法規性文件。
第十章飼養動物損害責任
第一百二十一條【飼養動物損害責任的免責和減輕責任】
侵權責任法第七十八條“能夠證明損害是因被侵權人故意或者重大過失造成的,可以不承擔或者減輕責任”的規定,是被侵權人故意或者重大過失致使飼養的動物造成自己損害,應當根據被侵權人的故意或者重大過失對損害的發生所具有的原因力確定免責或者減輕責任。如果被侵權人的故意或者重大過失是損害發生的全部原因,應當免除動物飼養人的責任;如果被侵權人的故意或者重大過失是損害發生的共同原因,則應當減輕責任。
被侵權人具有過失的,不得減輕或者免除侵權人的賠償責任。
第一百二十二條【違反規定、禁止飼養的危險動物致害責任的減輕與免除】
依照侵權責任法第七十九條確定違規飼養動物、第八十條飼養烈性犬等危險動物造成的損害賠償責任,責任人不得援引過失相抵規則減輕責任,也不得適用不可抗力作為免責事由。
第一百二十三條【動物園的動物致害責任的減輕】
依照侵權責任法第八十一條規定確定動物園的動物損害責任,應當適用過錯推定。被侵權人對于損害的發生或者擴大也有過錯的,應當適用過失相抵原則,減輕動物園的賠償責任。
第一百二十四條【逃逸、遺棄動物侵權的追償與救助基金】
對逃逸和遺棄的動物致害,適用無過錯責任。
逃逸或遺棄的動物被他人重新收養之后造成他人損害的,由新的飼養人或管理人承擔賠償責任;原動物所有人或管理人有過錯的,應當承擔相應的補充責任。
對于無法找到原所有人或管理人的,可以由動物管理部門設立的動物致害救助基金給予補償;動物管理部門在補償后,有權向責任人追償。
第十一章物件損害責任
第一百二十五條【建筑物等設施及其懸掛物擱置物脫落、墜落致害責任的其他責任人】
侵權責任法第八十五條規定的“其他責任人”,是指建筑物等設施的所有人、管理人或者使用人之外的,對損害發生負有責任的第三人。
建筑物等設施及其懸掛物、擱置物脫落、墜落致人損害,所有人、管理人或者使用人喪失賠償能力,無法承擔侵權責任的,被侵權人可以直接向對此負有責任的“其他責任人”請求賠償。
第一百二十六條【建筑物等設施及其懸掛物擱置物損害責任人的不真正連帶責任】
建筑物、構筑物或其他設施的所有人、管理人或使用人與擱置物、懸掛物的所有人、管理人或使用人不是同一人的,被侵權人可以請求其中的任何人一方承擔賠償責任。承擔責任的一方對于其他應當承擔最終責任的所有人、管理人或者使用人享有追償權。
第一百二十七條【建筑物等設施倒塌損害責任的建造缺陷】
侵權責任法第八十六條第一款規定的建筑物等設施因建造缺陷倒塌造成他人損害,不是因建筑單位或施工單位責任造成的,建設單位和施工單位應當先承擔賠償責任的,其承擔責任之后,有權向其他責任人追償。建設單位和施工單位沒有能力承擔侵權責任,其他責任人對此應當承擔侵權責任的,被侵權人可以直接向其他責任人請求承擔賠償責任。
該款規定的“其他責任人”,是指建設單位和施工單位以外的設計單位、勘測單位、監理單位以及其他有關單位等第三人。
第一百二十八條【建筑物等設施倒塌損害責任的管理缺陷】
侵權責任法第八十六條第二款規定的是建筑物等設施倒塌致人損害的管理缺陷。該款規定的其他責任人,是指建筑物的所有人、管理人或者使用人。
因管理缺陷致使建筑物等設施倒塌損害,所有人、管理人或者使用人承擔責任的,依照本司法解釋前條第一款的規定承擔責任。
第一百二十九條【建筑物拋擲物、墜落物的加害人不明的補償責任的適用】
侵權責任法第八十七條規定建筑物拋擲物、墜落物加害人不明的補償責任,不是過錯責任,應當適用侵權責任法第二十四條規定確定。
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可以認定為該條規定的“能夠證明自己不是加害人”:
(一)損害發生時,證明人不在該建筑物之中;
(二)損害發生時,證明人所處建筑物位置無法實施該特定行為;
(三)證明人無法完成該行為;
(四)證明人實際沒有致損之物。
第一百三十條【建筑物拋擲物、墜落物損害責任的補償責任】
“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依照侵權責任法第八十七條規定承擔的補償責任,為按份責任,而不是連帶責任。
“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是指實際使用該建筑物的所有人、管理人或者使用人。
第一百三十一條【補償責任的范圍】
依照侵權責任法第八十七條規定確定的補償責任,以不超過被害人實際損失的50%為限。
第一百三十二條【有關單位或個人的理解】
侵權責任法第八十九條規定的“有關單位或個人”,是指堆放人、傾倒人、遺撒人,以及對公共道路負有管理職責的法人或者自然人。
對公共道路負有管理職責的法人或者自然人承擔了賠償責任后,對于應當承擔侵權責任的堆放人、傾倒人或者遺撒人可以行使追償權。
第十二章適用效力
第一百三十四條【侵權責任法的適用效力】
侵權責任法實施以后起訴到人民法院的一審侵權責任糾紛案件,應當適用《侵權責任法》的規定。
侵權責任法實施以前起訴的一審侵權責任糾紛案件,除司法解釋另有規定的以外,應當適用當時的法律即民法通則的相關規定;民法通則沒有規定的,可以適用侵權責任法的有關規定確定責任。
侵權責任法實施之前起訴,已經經過一審裁決進入二審的侵權責任糾紛案件,二審審理時侵權責任法已經實施的,應當適用民法通則的有關規定確定侵權責任,不能適用侵權責任法的規定。
人民法院在侵權責任法實施以前已經作出終審裁決的侵權責任糾紛案件,即使進行再審,也不得適用侵權責任法的規定,仍然適用民法通則裁判。
第十三章其他規定
第一百三十五條【定做人指示過失責任規則的適用】
獨立承攬人在完成工作過程中對第三人造成損害的,定作人不承擔責任。定作人對定作、指示有過失的,應當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
第一百三十六條【幫工人責任規則的適用】
幫工人因幫工活動遭受人身損害的,被幫工人應當承擔賠償責任。被幫工人明確拒絕幫工的,不承擔賠償責任;但可以在受益范圍內予以適當補償。
幫工人因第三人侵權遭受人身損害的,由第三人承擔賠償責任。第三人不能確定或者沒有賠償能力的,可以由被幫工人予以適當補償。
第一百三十七條【工傷事故責任】
勞動者在勞動過程中遭受人身損害的,用人單位應當承擔賠償責任。損害系由勞動關系外第三人造成的,受害人可以請求第三人承擔賠償責任,也可以請求用人單位承擔賠償責任。用人單位賠償后,有權向第三人追償。
依法應當參加工傷保險的用人單位的勞動者,因工傷事故遭受人身損害的,適用《工傷保險條例》的規定。
因用人單位以外的第三人侵權造成勞動者人身損害,賠償權利人請求第三人承擔民事賠償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第一百三十八條【勞務派遣中的工傷事故責任】
勞務派遣期間,被派遣的工作人員遭受人身損害的,勞務派遣單位和接受派遣的用工單位應當承擔連帶責任。
第一百三十九條【新聞侵權】
新聞報道侵害他人民事權益,應當依照侵權責任法第六條第一款承擔侵權責任。
人民法院審理新聞侵權案件,應當參照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名譽權案件司法解釋的相關規定。
第一百四十條【專家責任】
以專業知識或者專門技能向公眾提供服務的專家,未遵循相關法律、法規、行業規范和操作規程,造成委托人或者第三人損害的,可以比照侵權責任法第五十四條規定承擔侵權責任,能夠證明沒有過錯的除外。
第一百四十一條【保險與侵權責任的關系】
受害人的侵權損害賠償請求權不因自己行使保險請求權而消滅。保險人不得為自己的利益向造成保險合同所保的風險發生的行為人請求賠償。
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第一百四十二條【刑事附帶民事訴訟的精神損害賠償】
在刑事案件審理終結后,受害人可以單獨提起民事訴訟,請求人身、財產和精神損害賠償。
第一百四十三條【附帶民事訴訟的法律適用】
人民法院審理刑事附帶民事訴訟案件,確定刑事被告人的侵權責任,應當依照侵權責任法的規定進行。
第一百四十四條【相應責任的理解】
侵權責任法規定的“相應”的責任,除第三十五條規定之外,是指侵權人應當承擔的與其過錯程度及其行為的原因力相適應的賠償責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個人申請傷殘鑒定要什么手續
2021-02-25比特幣是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貨幣
2020-12-11合同格式條款的優點是什么
2020-12-28復婚后再次離婚財產如何分
2020-11-22施工總承包單位要開設農民工工資專用賬戶嗎
2020-12-13預售合同是否可以撤銷
2021-02-20一個人可以開房產中介嗎
2021-03-19裁員補償扣掉五險一金嗎
2021-02-05計件工人被裁員的怎么補償
2021-01-15人事外包與勞務派遣有什么區別
2020-12-13拼車出事故責任誰來擔
2021-02-10產品責任中警示的內容是什么
2020-12-08保險合同案件中的疑難問題及探討
2021-02-28反思新型人身保險產品存在的困境
2021-03-06八種常見的車險拒賠糾紛
2021-02-17財產保險合同中有哪些免責條款
2020-11-27離婚給孩子交的保險能分割嗎
2021-03-25商業三者險和強制三者險都有哪些規定
2020-12-12保險合同中止期間發生效力嗎
2021-03-17保險公司精算師制度問題有哪些
2021-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