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出租人合同解除權行使的情況有哪些?
租賃合同中的出租人享有解除權,能解除租賃合同的情況有4種:
一是承租人未按照約定的方法或者租賃物的性質使用租賃物,致使租賃物受到損失的。
二是承租人未經出租人同意轉租。
三是承租人無正當理由未支付或者遲延支付租金的,出租人可以要求承租人在合理期限內支付,承租人逾期不支付的。
四是租賃合同為不定期租賃合同。
二、法律依據
《合同法》
第二百一十九條 承租人未按照約定的方法或者租賃物的性質使用租賃物,致使租賃物受到損失的,出租人可以解除合同并要求賠償損失。
第二百二十四條 承租人經出租人同意,可以將租賃物轉租給第三人。承租人轉租的,承租人與出租人之間的租賃合同繼續有效,第三人對租賃物造成損失的,承租人應當賠償損失。承租人未經出租人同意轉租的,出租人可以解除合同。
第二百二十七條 承租人無正當理由未支付或者遲延支付租金的,出租人可以要求承租人在合理期限內支付。承租人逾期不支付的,出租人可以解除合同。
第二百三十二條 當事人對租賃期限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依照本法第六十一條的規定仍不能確定的,視為不定期租賃。當事人可以隨時解除合同,但出租人解除合同應當在合理期限之前通知承租人。
第二百四十八條 承租人應當按照約定支付租金。承租人經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內仍不支付租金的,出租人可以要求支付全部租金;也可以解除合同,收回租賃物。
第二百一十九條 承租人未按照約定的方法或者租賃物的性質使用租賃物,致使租賃物受到損失的,出租人可以解除合同并要求賠償損失。承租人違反約定方式,或者不依租賃房屋的性質而對租賃房屋進行使用收益的。
我國法律上對于出租人可以單方解除合同的情況進行了明確的規定,在司法實踐中,應當嚴格按照法律規定來進行處理,如果對相關的情況認定不異議的,可以向司法機關提起訴訟,并按照規定的程序來進行處罰,避免發生矛盾和糾紛。
合同解除權的行使方式有幾種
合同解除權怎么行使
合同解除權的除斥期間是多久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怎么投訴執法局
2021-02-27同一交通事故受害方可不可以一起起訴
2021-02-02結果加重犯和想象競合犯的區別是什么
2021-01-23政府征地賠償標準規定是什么
2021-01-21行政訴訟起訴書怎么寫
2021-03-23公眾號摘抄一段話會不會侵權
2020-12-29商標法對商標侵權行為有何規定
2020-12-30注冊商標有哪些途徑可供選擇
2020-11-15剝奪政治權利的執行時間怎么算
2021-03-15公示催告的申請費由誰承擔
2021-03-18交通事故傷殘鑒定費用誰承擔
2021-02-22夫妻債務償還案
2021-03-16對未成年監護人有異議怎么辦
2021-01-04執法中隊蓋章有法律效力嗎
2021-01-18單位駕駛員發生交通事故受傷、死亡的,應當由誰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2020-12-13對事故責任認定書不服怎么辦
2021-02-06夫妻財產約定協議公證的法律效力怎么樣
2020-11-25勞務分包合同是否需要約定保證金
2020-11-14口頭解除合同合法嗎
2020-12-12臨時用地到期可以處罰嗎
2021-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