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人起一些侮辱性的外號構成了侵犯名譽權罪,可以依法提起訴訟。
在刑事責任上,當以侮辱、誹謗方式侵犯他人名譽權,情節嚴重,并符合刑法關于侮辱罪、誹謗罪的規定時,行為人的行為就構成了侮辱罪、誹謗罪,需根據《刑法》第246條的規定承擔刑事責任,即可被判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當然,構成刑法的侮辱與誹謗的條件與民法上的侮辱與誹謗的條件并不相同。最顯著的區別是,刑法上所說的侮辱是要求在大庭廣眾之下對被害人進行公然的侮辱,而民法上的侮辱只要侵權人對被害人的侮辱行為為他人所知道即可;刑法上的誹謗要求所散布的虛假信息是行為人自己捏造的,而民法上的誹謗并不要求所散布的虛假信息是行為人所捏造,只要行為人有散布此種虛假的事實即可。
我國《民法通則》第101條規定:“公民、法人享有名譽權,公民的人格尊嚴受法律保護,禁止用侮辱、誹謗等方式損害公民、法人的名譽。”這一規定是我們判斷一個人的行為是否構成對他人名譽權的侵害的法律依據。根據這一規定,構成對他人名譽權的侵權須具備下列四個條件:(1)行為人實施了違法行為;(2)有侵害名譽權的損害事實;(3)他人名譽受到損害是行為人的違法行為所造成的;(4)行為人有過錯。后三個條件與其他人身權侵權行為沒有太大的區別,名譽侵權的關鍵是第一個條件,即違法行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國家交通事故賠償標準
2021-01-28合作方能否簽署競業限制協議
2021-02-18用手機拍別人算侵權嗎
2020-12-13知識產權入股公司解散可抵債嗎
2021-02-11語言暴力可以離婚嗎
2021-02-19審判監督程序與再審的區別
2021-03-12人死亡后婚姻關系如何解除
2020-11-26顧客在超市停車場摔倒誰負責
2020-12-06履行勞動合同的原則
2020-11-15解除勞動合同之后多久生效
2020-12-17單位未蓋章的競業限制協議效力
2021-03-09辭退后有工資嗎
2021-01-08人壽保險傷殘賠償標準
2020-11-18交通事故理賠有哪些事項
2021-01-24車險理賠中的常見問題
2021-01-07保險合同中的霸王條款有哪些
2021-01-22理賠官司獲得精神損害賠償
2021-03-08企業投保企業財產綜合險的賠款計算方式
2021-01-13被保險人從第三者取得損害賠償的,保險人還用賠償嗎
2021-01-10土地轉包期內乙方死亡繼承人可以繼承嗎
2021-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