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人身損害賠償案件如何處理
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損害賠償案件是一類比較特殊的損害賠償案件,具有責任承擔上的轉承性、人身損害賠償和精神損害賠償交織性、涉案標的大、當事人矛盾激烈、判決難執行等特點。筆者結合自身的審判實踐,針對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損害賠償案件,總結出“一個原則、兩個出發點、三個兼顧”的工作方法。
在確定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損害賠償案件的賠償義務主體時,要明確一個原則:對肇事車輛的運行起控制支配作用、享有運行利益并符合交通事故侵權構成要件者才是賠償義務主體。一般侵權責任基本上都是由行為人承擔責任,而道路交通事故案件中,損害賠償責任承擔上具有轉承性,即直接行為人承擔的責任轉由其他責任人承擔。承擔賠償責任的主體有多種情況,在審判實踐中常見的有機動車駕駛者、雇傭者和被雇傭者,機動車保管者,承包租賃機動車者,保留所有權分期買車者,未辦理買賣機動車登記手續者,掛靠情形下的掛靠者與被掛靠單位,駕駛被盜機動車肇事者等等。這些賠償義務主體都具有對肇事車輛運行起控制作用并享有運行利益的共性。掌握了“一個原則”,再依照相關法律規定和司法解釋,就能在錯綜復雜的法律關系中迅速準確地確定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損害賠償案件的賠償主體,為案件的圓滿解決奠定基礎。
第一,要真正從當事人需求出發,充分行使法官釋明權,規范當事人的訴請。既保證受害方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又防止其“漫天要價”,對案件審判產生不利因素。在取得雙方當事人信任的條件下,推進案件審判順利進行。第二,應及時做好訴訟保全工作。“民無信不立”,審判信為先,尊重當事人,傾聽其心聲,是贏得當事人信任的基礎。法官感情上要始終貼近民眾需求,真心為民。對交通事故中的受害一方,法官在訴訟中應當運用釋明權,耐心細致地向當事人講解相關法律條文和計算依據,這樣有利于后續審判工作的開展和判決結果的履行。同時,應依據當事人的申請,及時為當事人采取訴訟保全措施,這樣既有利于案件的調解,又有利于后期案件的執行。在筆者審理的一起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案件中,原告一家五人乘坐的機動三輪摩托車與被告的紅旗轎車發生交通事故,原告五人全部受傷,經公安交警部門認定,原、被告分別負事故的次要責任和主要責任,原告訴求被告賠償。受理案件后,筆者仔細詢問了原告案情,對其講解了有關法律規定和法律程序,并依法對被告停放在某縣交警部門的紅旗轎車進行了保全,原告因此對審判人員非常信任。該案在開庭審理時當庭調解成功,第二天被告就將5萬元賠償款交給了原告。這個案件就充分運用了“兩個出發點”的基本思路,保證了案件及時快速的解決。
第一,要兼顧人身損害和精神損害的認定及其賠償。2004年5月1日正式實施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已明確將精神損害撫慰金與殘疾賠償金、死亡賠償金區分開來,精神損害賠償有補償性、撫慰性和對侵權行為人的懲罰性。筆者認為在審理案件的過程中應貫穿三個原則:一是撫慰為主,懲罰為輔的原則;二是精神損害的賠償數額有所限制原則;三是法官的自由裁量原則。確定精神損失的賠償數額,要根據精神損害程度、加害人的過錯程度、侵權行為情節的輕重、其他情節以及地區之間差別等諸方面的因素,來確定不同賠償的范圍、幅度、標準等,并考慮以法定因素為主,酌定因素為輔,兩者互相結合,不可偏廢,這樣才能做到公平合理。
第二,要兼顧道路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在案件審理過程中的證據作用及其參照作用。道路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是公安機關根據交通事故現場勘驗、檢查、調查情況和有關的檢驗、鑒定結論作出的載明交通事故的基本事實、成因和當事人責任的交通事故的證據,其認定的當事人責任并不等同于賠償義務主體應承擔的民事責任。在筆者審理的一起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損害賠償案件中,被告李某騎摩托車將穿越馬路的小學生沙某撞倒,致使沙某右眼視神經萎縮,視力受到嚴重影響。在該案中,由于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以沙某橫穿馬路為由認定沙某負有事故的次要責任,在審理過程中筆者參考了該責任認定書載明的交通事故的基本事實、成因,同時依據了交通安全法中加大機動車駕駛人員注意義務的原則,考慮到原告沙某系未成年人且受傷嚴重,肇事者李某駕車負有主要過錯,有一定的經濟基礎,綜合考慮了各方因素判決李某負全部賠償責任,體現了保護弱者、公平合理的司法理念。
第三,要兼顧“調判結合”。堅持調解貫穿案件審判的始終,同時防止“久調不結”。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損害賠償案件中,當事人具有對立情緒大的特點,法官要盡可能化解矛盾,結合具體案情,堅持“能調則調,當判則判,調判結合,案結事了”。調解不能急于求成,當事人情緒激動的,要進行適當的“冷卻降溫”,要善于析理,要耐心傾聽當事人的意見,允許當事人訴說委屈,釋放怨氣;在調解不成時應及時判決,使受害人得到及時賠償,責任人也能避免損失的繼續擴大。在制作判決書時,要盡量做到賠償責任劃分合理,認定有據,賠償標準有出處,賠償數額計算詳盡,使當事人對判決結果看得明白,以此達到定紛止爭,案結事了的目的。
以上就是小編為您整理的內容,發生交通事故,受害人是享有人身損害賠償請求權的,人民法院需要根據事實和法律作出判決,責任人需要賠償受害人的醫療費、誤工費等損失。如果你情況比較復雜,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裝修合同未約定違約金,逾期了怎么辦
2021-02-15采礦占地需要征地手續嗎
2020-12-10頂樓漏水該怎么做
2020-11-10專利被駁回復審的官費是多少錢
2021-02-03貪污罪與挪用公款、挪用資金罪之異同
2021-02-12將純勞務分包給自然人是否合法
2020-12-29企業濫用試用期的情形有哪些
2021-03-18五一勞動節幾天三薪
2020-12-19事業單位勞動糾紛是否可仲裁
2021-01-02在外地工作發生工傷有哪個仲裁管轄
2021-02-04投保人壽保險后輕易退保會有什么后果
2021-01-29向壽險公司索賠時注意什么
2020-12-15合同中怎樣的免責條款是無效的
2020-12-03海上貨物運輸保險中的風險和損失案例分析
2021-01-30財產保險合同受益人如何確定
2021-03-10弄清免責條款 保險合同上沒簽字鬧糾紛
2021-03-06什么人可以不繳納失業保險費
2020-12-11養老保險辦理所需要的材料有哪些
2021-03-22住房責任保險的含義是什么
2021-01-14車險拒賠可以起訴業務員嗎
2021-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