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權與受教育權關系
所謂姓名,就是人以文字的形式對其人格所作出的表達;所謂權利,就是人們依法可能實現的某種利益。姓名權就是人依法獲得姓名并從中受益的人格權。人格權有許多種,除姓名權之外,還有健康權、生命權、肖像權、自由權等等。有時法律的具體規定無法適應社會的需要,所以在承認具體人格權的同時,也承認一般性的人格權,例如在我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中就有人格尊嚴權的表述。在某些時候,幾個具體的人格權也通過某種新的形式表現出來,形成組合型的人格權。所以,人格權是一個變化多端的、內容豐富的民事權利概念。
那么,什么是受教育權呢?依照教育法第42條的規定,受教育者享有下列權利:
(一)參加教育教學計劃安排的各種活動,使用教育教學設施、設備、圖書資料;(二)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獲得獎學金、貸學金、助學金;(三)在學業成績和品行上獲得公正評價,完成規定的學業后獲得相應的學業證書、學位證書;(四)對學校給予的處分不服向有關部門提出申訴,對學校、教師侵犯其人身權、財產權等合法權益,提出申訴或者依法提起訴訟;(五)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權利。
上述權利顯然是對我國憲法中規定的公民受教育權的具體描述。在這些權利中,有的屬于財產性質的權利,如獲得獎學金、貸學金、助學金的權利等;有的則屬于救濟權,如對學校給予的處分不服向有關部門提出申訴,對學校、教師侵犯其人身權、財產權等合法權益,提出申訴或者依法提起訴訟的權利等;還有的屬于人格權性質的權利,如在品行上獲得公正的評價權利等。看來,將受教育權簡單地等同于人格權是不妥的,因為其中包含有財產權的性質。受教育權是一種內容廣泛的民事權利,它既包括財產權,也包括人格權,并且是多個具體的人格權的組合。
本案涉及的問題是,由于原告的姓名被冒用,導致原告無法享受到自己應當享受的受教育權。也就是說,由于姓名權這一具體的人格權被侵犯,導致原告具有廣泛意義的民事權利無法實現。最高人民法院將侵犯姓名權認作是侵權的手段,將侵犯受教育權作為后果,要求地方法院判決被告承擔民事責任。這種侵權行為的法律適用方式值得學術界認真思考。
在我看來,本案的實質是,原告的姓名權受到損害,致使原告依法可能獲得的受教育的利益無法實現。所以,法院可以原告姓名權受到侵害為由,判決被告承擔民事責任。這是因為:第一,被告的侵權事實是冒用了原告的姓名,是典型的不法行為;第二,被告陳某獲得入學通知書,擁有進一步深造的機會,是侵權的結果;第三,由于被告的侵權行為,導致原告可能獲得的利益受損,侵權行為與原告的損害之間有因果關系;第四,被告在主觀上有明顯的故意。
原告能否以受教育權被侵害,要求被告承擔侵權責任呢?依照這樣的思路進行訴訟,在法律適用上有諸多困難。首先,受教育權是一組權利,其中包含有因合同行為產生的債權,也包含有人格權的內容,依照侵權責任的規則處理這一案件在法律上行不通。其次,原告能否進入被告陳某就讀的學校,還必須有學校的意思表示。也就是說,進入學校就讀是原告可能獲得的利益,這種利益能否實現還取決于他人的意思表示,原告以受教育權被侵害向法院提起訴訟面臨舉證上的困難。最后,關于教育權的含義,司法機關并沒有明確的認識,最高人民法院援引憲法作出司法解釋,雖然確認了該項權利并認定被告應當承擔民事責任,但對責任的大小并沒有作出規定,這就給審理此案的法院提出了新的難題。
我們在使用受教育權這一概念時,通常是將其作為整體來看的,在具體案件中,受教育權可以細分為若干個單項的權利,法院可以針對權利損害的情況作出具體的判決。當然,有了最高人民法院的這一司法解釋,地方法院完全可以將受教育權作為一個抽象的、一般性的民事權利,并且依照司法解釋對案件進行裁判。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虛假勞務派遣如何認定
2021-03-04共享單車用戶訂立合同時應注意的事項
2021-01-18非機動車違章怎么處罰
2021-02-27離婚協議書如何簽訂
2021-01-04治安案件人跑了怎么辦
2020-12-03如何繞開二手房中介陷阱
2020-11-08設立公司規章制度時注意什么
2021-02-23餐飲業給員工簽合同包含哪些保險費用
2020-12-28勞動糾紛常見情形有哪些
2021-03-17人壽保險理賠的過程
2020-11-15保險合同的補償性要如何體現
2021-03-09保險合同的方式是什么解除的?
2021-02-14投保人與被保險人的關系
2021-03-02什么樣的人身保險合同無效
2020-12-23保險公司能否拒賠改裝機動車
2021-01-01貨車司機沒有資格證保險公司賠嗎
2021-03-02保險利益的內容有什么
2021-02-15保險合同的主體包括哪些
2020-12-26如何確定家庭財產險的保險金額?
2020-12-08土地出讓的房子能買嗎
2021-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