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房預售合同中免責條款的解釋原則
(一)統一解釋原則
對免責條款的解釋應客觀合理,在銷售商使用了特殊的術語制定人定式合同,適用于所有購房人時,應以購房人的平均的、合理的理解作為解釋的依據,而不允許以銷售商單方面、不公平的理解為依據。對相同的情況不允許有不同的解釋出現。法院在審理一個開發項目中多個購房人與銷售商的預售糾紛時,應注意運用同一標準對免責條款進行解釋。
(二)符合合同目的的解釋原則
“依符合合同目的的解釋,要求在某一合同用語表達的意思與合同目的相反時,應當通過解釋更正合同用語;當合同內容暖昧不明或互相矛盾時,應當在確認每一合同用語或條款都有效的前提下,盡可能通過解釋的方式予以統一和協調,使之符合合同的目的;當合同文句有不同意思時,應按照符合合同目的的含義解釋,摒棄有背于合同目的的含義。”對預售商品房合同中免責條款的解釋,應符合合同的目的。如果將免除遲延交房責任條款理解為銷售商可以無限期地推遲交房日期,就違背了當事人訂立合同的本意。法院不應支持銷售商這樣的解釋。
(三)不利于制定者原則
對免責條款有疑義時,應對制定者作不利之解釋,以避免制定免責條款者利用免責條款損害對方利益。(見王*明、崔*遠著《合同法新論。總則》第492頁,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6年第一版。)羅馬法即有“有疑義應為表意者不利益之解釋”原則,各國立法也多加以繼承。
(四)限制解釋原則
指對合同未規定或規定不完備的事項,不得推定適用免責條款。一旦擴張適用就會侵犯購房者的利益。例如:在一商品房預售合同中,對銷售商的免責事項一一進行了列舉,在最后一項規定了"其他事件",這是個概括性的規定,不能擴大解釋為任何事件,而應解釋為與先前所列舉的事項同一種類的事件。
(五)非定式條款優先的原則
在銷售商與購房者訂立于定式預售合同,而后又別協商訂立了補充協議的情況下,如其中的免責條款發生沖突,應以補充協議為據。這是因為特別規定優于一般規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遲延履行金的計算規定
2021-03-112020年最新征地補償標準是什么
2020-11-15工傷認定時間規定有多久
2021-01-02同居關系可要退回彩禮嗎
2021-01-26保密協議范本怎么寫
2021-02-12超市倒閉,促銷員有補償嗎
2021-01-25撫養權變更有期限嗎
2021-02-23子公司是否有簽訂勞動合同的資格
2021-01-22產假結束可以辭退嗎
2021-03-03公司勞務分包給個人合法嗎
2020-12-29公司可以對孕婦的崗位隨便調整嗎
2020-11-21人身保險合同存在格式條款嗎
2021-03-14保險合同中免責條款是否有效
2021-03-05車險損與三者險的區別是什么
2021-01-31財產保險公司允許解散嗎
2021-01-14快速理賠定損書范本是怎樣的
2020-11-21保險免責條款應該怎么樣才算有效
2020-11-22保險問答:孕婦能不能投保?
2020-12-13土地轉讓合同違約的后果是什么
2021-03-14土地出讓金是如何算的
2020-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