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與一般肖像權有關的法律法規主要包括:《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100條:“公民享有肖像權,未經本人同意,不得以營利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第120條:“公民的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受到侵害的,有權要求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并可以要求賠償損失。”以及《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的第1條,第8條規定:“自然人因下列人格權利遭受非法侵害,向人民法院請求賠償精神損害的,人民法院應予以受理:……(二)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因侵權致人精神損害,但偽造成嚴重后果,受害人請求賠償精神損害的,一般不予支持,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情形盤另侵權人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因侵權致人精神損害,造成嚴重后果的,人民法院判令侵權人承擔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等民事責任外,可以根據受害人一方的請求判令其賠償相應的將身損害撫慰金。”由上可見,我國法律對一般肖像侵權的構成要件、救濟程序、救濟方式、精神損害賠償上都作出了規定。
但是在特殊肖像權的這一領域中,中國幾乎是沒有明文規定的,法律對特殊肖像權的保護及具體的構成方面幾乎還是一片空白。只有在《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的若干問題的解釋》中,第3條,對特殊肖像權中的死者的肖像權利作出了規定:“自然人死亡后,其近親屬因下列侵權行為遭受精神痛苦,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賠償精神損害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予以受理:(一)以侮辱、誹謗、貶損、丑化或者違反社會公共利益、社會公德的其他方式,侵害死者姓名、肖像、名譽、榮譽;……”并且在1988年3月,最高人民法院召開的華北五省(市、區)審理侵害著作權、名譽權、肖像權、姓名權案件工作座談會認為:擅自使用他人肖像,不論是否營利,均可認定侵害了他人肖像權,不能認為侵害肖像權必須以營利為目的。這肯定了非營利性質的肖像侵權的存在,從而否定了《民法通則》第一百條規定的以營利為目的才構成肖像侵權。但但是此種解釋僅限于理論探討,還未在立法上予以確認。
可見我國在保護特殊肖像權方面是十分薄弱的,但是《解釋》第3條的出現,可謂是我國司法在保護特殊肖像權方面取得的巨大進展。并且《解釋》的第一條第二款關于:“違反公共利益、違反社會公德、侵害他人隱私及其他人格利益,受害人起訴到人民法院請求賠償精神損害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予以受理”的規定,引入了德國民法中“侵權法的體系構成”的概念,發展了對權利以外的利益的法律保護機制。借鑒了外國的法理理論和立法經驗。
2、國外有關特殊肖像權利的有關立法
我們來看《法國民法典》關于形象(影像)的保護。其中就包括了對特殊肖像權的保護。《法國民法典》第35條規定:“任何人都享有私生活受尊重的權利,因此任何人哪怕他是演員,都可以反對在未經其準許的情況下散布體現其個人特征的影象。”其實這條就說明了,公眾人物的必要的權利讓步應該界定在“私生活受尊重”的范圍之內。這與在中國人民大學民商事法律科學研究中心主辦的《民商法前沿》上曾經發表過關于肖像權利的一條建議:“為社會公共利益進行輿論監督,可以披露社會公眾人物的有關隱私。”“被監督人不得就此主張侵害隱私權。”是有矛盾的,那么到底公眾任人物的權利讓步是否應該界定在“私生活受尊重”的范圍之內呢?法律應該給予一個明確的答復,這就得靠我國法律對特殊肖像權的保護方面的完善了。
總之,參照外國的對特殊肖像權保護立法狀況來看,他們對特殊肖像權的保護幾乎都是以明文的法律條文的形式表現出來,但在我國,對特殊肖像權的保護方面僅僅是《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的若干問題的解釋》中的第三條作出了明文的規定,并且也沒有以法律條文的方式所表達出來,在其他的特殊肖像權保護方面還有著許多的空白,所以,我國應該多多借鑒外國的立法經驗來完善我國在對特殊肖像權保護方面的不足。
3、關于完善保護特殊肖像權的法律法規所提出的建議
由于我所說的特殊肖像權是由幾種不同特點的特殊的肖像權利所構成,當糾紛發生時,由于沒有明確的法律條文作為參考,人們往往會處于一種茫然的狀態,如果現在給出一個特殊肖像權的定義,何種肖像權屬于特殊肖像權之列,才會讓公民在茫然中找到問題所在,然后才會有一條繩索指引著公民尋求其人格權利之路。那么,在法律上,該給特殊肖像權一個怎樣的定義,我覺得是有必要。
但僅僅給出了一特殊肖像權的定義是遠遠不夠的。要讓公民覺得有法可依,除了讓其明確其享有的特殊肖像權,還應就特殊肖像的類別進行明確的劃分,特殊肖像權究竟有哪些?然后就各種特殊肖像權的保護列出相應的法條或解釋,這樣公民才能確實地保護自己的人格權益。
在對于特殊肖像權的保護時,應注意:(1)行為人的侵權行為必然會給帶來影響,這影響至少是心理上的影響,甚至擴大到物質上的影響。所以在給予特殊肖像權保護時,應注意以減少行為人的侵權行為所帶來的影響為目的,以尊重人權和遵守法律所倡導的公序良俗原則、等價有償原則為準繩。實現權利人的特殊肖像權最大化的受保護;(2)僅僅是明確特殊肖像權是應受保護的還不夠,還應確立完善的、規則的司法救濟程序,符合“有侵害就有救濟”正義理念的呼喚。否則,對于特殊肖像權的保護規則就會形同虛設。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無效的結婚證民政局給處理撤銷嗎
2021-03-05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涉及農村集體土地行政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
2021-03-09如何尋求知識產權的司法救濟
2021-02-28人身傷害侵權人死亡有誰賠償
2021-01-01連帶責任進入執行程序需要多久時間
2021-01-09房屋抵押登記流程
2021-03-05房產抵押擔保未經登記如何認定
2021-03-17超市摔倒找不到侵權人怎么辦
2021-03-21認定勞動關系的存在可依據哪些憑證
2021-03-14公司裁員流程是什么
2020-12-22變更受益人法律有怎樣的規定
2021-01-18車輛損失險投保人和被保險人義務
2020-12-02人身保險合同中止后可以繼續嗎
2021-03-12車禍受傷無殘疾時保險公司如何賠償?
2021-01-21客戶患重疾去世 民生人壽及時理賠
2020-11-12對保險監督管理機構審批設立保險公司申請的期限是如何的
2021-01-14保險公估人是什么
2021-01-20保險理賠修理費可以申請保全嗎
2021-03-25未征收的土地出讓如何處理
2020-11-18土地出讓金和出讓地價的區別是什么
2021-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