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情形下唄視為侵害他人肖像權
一、在沒有阻卻違法事由情況下,未經肖像權人的同意使用其肖像的行為。
未經肖像權人同意而使用其肖像的行為,也稱為“不當使用他人肖像”。我國民法有關肖像權的法律規定基本上是針對肖像的“不當使用”而規定的。這種不當使用區分為:“以營利為目的”和“非以營利為目的”的非法使用。我們不能認為只要不以營利為目的,或者雖經肖像權人同意,就可以非營利地任意使用公民的肖像,這種理解是片面的。我國《民法通則》第100條規定:“公民享有肖像權,未經本人同意,不得以營利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139條,對這種侵權行為限制在:“以營利為目的,未經公民同意利用其肖像做廣告、商標、裝飾櫥窗等”范圍。第120條規定:“公民的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受到傷害的,有權要求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并可要求賠償損失。”
在未經本人同意,非以營利為目的的使用他人肖像的行為中,只有具有阻卻違法事由的行為才是合法行為。如為新聞報道、公安機關為緝拿犯罪嫌疑人而發的“通緝令”等等。
肖像權與姓名權一樣,具有專有權,對于自己的肖像的占有、使用和處分,只能歸公民本人所有,未經本人同意,他人不得享有。侵犯肖像權的行為,不在于以盈利為目的使用公民肖像,而在于不尊重公民對其肖像的專有權。因此,無論出于何種目的,將公民肖像予以復制、傳播、展覽等,都應征得公民的同意,否則就構成對肖像權的侵害。
二、擅自制作他人肖像(包括擁有他人照片)。未經本人同意,擅自創制、占有他人肖像(照片)的行為。對于攝影人來說,就是偷拍他人的照片行為。
肖像是公民“人格”外在表現,只有本人有權決定是否再現自己的形象。至于制作(拍攝)的肖像作品,是為了公開發表,還是以私藏為目的,并不影響侵害肖像權行為的構成。就是說:雖不加公開的使用,也同樣地構成侵權,如照相館私自加印顧客照片保存等。
三、惡意侮辱、污損他人肖像。即不法行為人惡意的以侮辱、丑化、玷污、毀損等的方式,侵害他人的肖像或破壞他人肖像的完整性。包括涂改、歪曲、焚燒、撕扯或倒掛他人照片,這樣的行為不僅構成對肖像權的侵害,還往往會構成對名譽權的侵害。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民事案件移送管轄審限
2021-02-06土地入股合作協議書怎么寫
2020-12-17婦女生產期間可以免職嗎
2020-12-06勞動者申請司法援助的條件
2021-01-05個體戶營業執照申報手續是什么
2021-02-21公司分立建筑資質如何分立
2020-12-23車禍出院了還賠錢嗎
2021-01-29離婚后有關子女的探望問題如何規定?
2021-02-14治安拘留和刑事拘留的區別是什么
2020-12-07二婚老人繼子撫養還是親子撫養
2021-03-09合同滯納金標準
2021-03-14交通肇事喪葬費賠償標準
2021-02-12房產他項怎么解除
2020-12-17贈與房產配偶有份嗎
2021-01-25撫恤金遺囑怎樣寫才有效
2020-12-08再婚者可否繼承前妻的遺產
2020-12-16城管強制拆除違建程序是什么
2021-03-04兼職是雇傭關系嗎
2020-12-05村集資房可以過戶嗎
2020-12-07什么是單位集資房
2021-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