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情形下唄視為侵害他人肖像權
一、在沒有阻卻違法事由情況下,未經肖像權人的同意使用其肖像的行為。
未經肖像權人同意而使用其肖像的行為,也稱為“不當使用他人肖像”。我國民法有關肖像權的法律規定基本上是針對肖像的“不當使用”而規定的。這種不當使用區分為:“以營利為目的”和“非以營利為目的”的非法使用。我們不能認為只要不以營利為目的,或者雖經肖像權人同意,就可以非營利地任意使用公民的肖像,這種理解是片面的。我國《民法通則》第100條規定:“公民享有肖像權,未經本人同意,不得以營利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139條,對這種侵權行為限制在:“以營利為目的,未經公民同意利用其肖像做廣告、商標、裝飾櫥窗等”范圍。第120條規定:“公民的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受到傷害的,有權要求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并可要求賠償損失。”
在未經本人同意,非以營利為目的的使用他人肖像的行為中,只有具有阻卻違法事由的行為才是合法行為。如為新聞報道、公安機關為緝拿犯罪嫌疑人而發的“通緝令”等等。
肖像權與姓名權一樣,具有專有權,對于自己的肖像的占有、使用和處分,只能歸公民本人所有,未經本人同意,他人不得享有。侵犯肖像權的行為,不在于以盈利為目的使用公民肖像,而在于不尊重公民對其肖像的專有權。因此,無論出于何種目的,將公民肖像予以復制、傳播、展覽等,都應征得公民的同意,否則就構成對肖像權的侵害。
二、擅自制作他人肖像(包括擁有他人照片)。未經本人同意,擅自創制、占有他人肖像(照片)的行為。對于攝影人來說,就是偷拍他人的照片行為。
肖像是公民“人格”外在表現,只有本人有權決定是否再現自己的形象。至于制作(拍攝)的肖像作品,是為了公開發表,還是以私藏為目的,并不影響侵害肖像權行為的構成。就是說:雖不加公開的使用,也同樣地構成侵權,如照相館私自加印顧客照片保存等。
三、惡意侮辱、污損他人肖像。即不法行為人惡意的以侮辱、丑化、玷污、毀損等的方式,侵害他人的肖像或破壞他人肖像的完整性。包括涂改、歪曲、焚燒、撕扯或倒掛他人照片,這樣的行為不僅構成對肖像權的侵害,還往往會構成對名譽權的侵害。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夫妻單方擅自處分對方婚前個人財產是否構成表見代理
2021-02-26強行拆除屬于什么行為
2021-01-15高空拋物導致他人受損的責任主體是誰
2021-02-01什么人可以當公司股東
2021-02-14強制傳喚的前提是什么
2021-01-01婚姻關系存續期間事實婚姻如何認定
2020-12-02二審上訴變更訴訟請求的處理及風險
2021-01-09被執行人把房產贈與過戶了怎么辦
2021-02-08集資房上市要交什么錢
2021-01-04當事人在房地產糾紛訴訟中的權利義務有哪些?
2020-11-25女職工哺乳期保護
2021-01-08勞動合同不合法服務期限還有效嗎
2021-01-30競業禁止與競業限制的主要區別在哪些方面
2021-02-08國企勞務外包是否違規
2021-01-05人壽保險的投保對象是什么,買人壽保險時應注意什么
2021-01-26工程承包人自行投保的范圍怎樣確定
2021-03-12交通事故肇事者賠償后保險公司是否適用損害填補原則
2021-03-04定值保險合同包含哪些范圍
2021-03-11保險合同的中止是什么
2021-02-02保險合同的解除權如何體現
2021-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