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肖像權受到侵害后如何進行維護
民法通則第一百二十條規定:“公民的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受到侵害時,有權要求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并可以賠償損失。”因此,如肖像權受到侵害,公民有權要求侵權人停止侵害,消除影響,賠禮道歉,賠償損失。如果侵權人置之不理,公民可以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法院強制侵權人停止侵害、消除影響、恢復名譽、賠禮道歉、賠償損失。對無營利目的的侵害肖像權行為,肖像權人有權要求賠償精神損失;對以營利為目的的侵害肖像權行為,肖像權人既有權要求精神損害賠償,又有權要求侵權人對侵害肖像權所造成的物質上的損失,進行經濟損害賠償。
掌握肖像權的內容
根據法律規定,公民的肖像權的內容為:(1)肖像制作權。是否將形象轉化為肖像,決定在肖像權人,沒有征得同意或經默認,其他任何人都不得制作肖像權人的肖像。同時,肖像權人有權制止他人擅自制作自己的肖像。(2)肖像使用權。即肖像權人有權將肖像有償或無償轉讓與其他人根據約定的用途使用。(3)肖像擁有權。公民可以擁有自己的肖像,可以保存、收藏自己的肖像。(4)肖像維護權。公民在其他人非法使用自己的肖像或對其肖像進行毀損、玷污、丑化時,有權請求行為人停止侵害行為,并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
侵犯肖像權認定依據
構成侵害肖像權的行為,應具備以下兩個要件:一是要有使用肖像的行為,二是未經肖像權人同意或沒有正當理由。具體來說,侵犯肖像權的行為有以下幾種:(1)未經肖像權人同意以營利為目的使用權利人的肖像;(2)雖不以贏利為目的,但未經肖像權人的同意而將權利人肖像進行展示、公開、陳列、復制、散發等行為;(3)超出肖像權人許可范圍使用權利人的肖像;(4)超出肖像權人許可的地域范圍內使用權利人的肖像;(5)超出肖像權人許可的期間使用權利人的肖像。
侵權行為的界限
根據內地法律規定,在某些特定情況下,因社會公共利益,可未經肖像權人的同意而使用其肖像:(1)使用社會公眾人物肖像;(2)為宣傳報道而使用參加游行集會、游園活動的人的肖像;(3)旨在行使正當的輿論監督而使用公民的肖像;(4)因通緝犯罪嫌疑人或報道已判決案件而使用罪犯的照片;(5)為肖像權本人的利益而使用其照片;(6)國家機關為執行、適用法律而使用公民的肖像;(7)作為證據而使用公民的肖像;(8)為了科學研究和文化教育目的而在一定范圍內使用他人肖像。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買股票能成為股東嗎
2021-02-22同時履行抗辯權的成立前提是什么
2021-03-18工傷鑒定之后下步怎么做
2021-02-08工傷申請財產保全要錢嗎
2021-03-07出版單位應如何避免侵權
2021-01-10乘網約車發生事故應由誰承擔責任
2021-01-27什么樣的合伙財產可以質押
2020-12-14撤銷權的訴訟時效
2021-03-22學生周六溺水身亡學校有責任嗎
2020-11-20為什么集資房五年后才能交易
2021-01-06被公司辭退賠償需要什么證據
2021-01-12保險合同轉讓都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項
2020-11-22買旅行社境外旅游保險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1-02-22詳解旅游保險有哪些
2020-12-17保險公司為什么拒絕賠償
2021-02-0620天買230萬保險 一男子連續投保后神秘死亡
2021-03-16保險公司賠償的時限是什么
2021-02-14幫助別人騙保險如何定罪
2020-12-04車輛沒買強制險會受處罰嗎
2020-11-20保險法釋義第一百零五條具體內容是什么
2021-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