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補充賠償責任的含義
根據《人身損害司法解釋》第六條第二款之規定“因第三人侵權導致損害結果發生的,由實施侵權行為的第三人承擔賠償責任。安全保障義務人有過錯的,應當在其能夠防止或者制止損害的范圍內承擔相應的補充賠償責任。安全保障義務人承擔責任后,可以向第三人追償。賠償權利人起訴安全保障義務人的,應當將第三人作為共同被告,但第三人不能確定的除外。”
《人身損害司法解釋》的起草者認為:第六條第二款的補充賠償責任的含義是,實施直接加害行為的第三人可以確定的,加害人或者其他負有賠償義務的人承擔責任。加害人無法確定或者無資力承擔賠償責任的,安全保障義務違反人在其能夠防止或制止損害的范圍內承擔補充賠償責任。本款規定的補充責任是侵權法當中最基本、最典型的責任類型,即法定的義務不履行行為與他人的侵權行為發生競合而產生的補充責任。其基本結構是,實施加害行為的侵權人對受害人而言是直接責任人,安全保障義務違反人是補充責任人,兩者構成責任競合。
《人身損害司法解釋》的起草者特別強調“不能動輒就對安全保障義務人課以全部的補充賠償責任,必須考慮其能夠防止或制止損害的范圍。”由此可見,補充賠償責任是指在能夠防止或者制止損害的范圍內承擔相適應的法律責任。
(二)補充賠償責任的構成要件
《人身損害司法解釋》的制定者認為補充賠償責任的構成要件是四要件,即安全保障義務人存在過錯、安全保障義務人違反法定義務的不作為行為、不作為行為和損害結果之間的因果關系、損害結果的發生。正確把握因果關系對案件處理有著十分重大的意義。這里的因果關系分為責任成立的因果關系和責任范圍確定的因果關系。首先應判斷安全保障義務人是否存在疏于安全保障義務的過錯,如果安全保障義務人存在過錯則補充賠償責任就可成立。接著第二步需要判斷承擔補充賠償責任的范圍,這一范圍要看不作為行為與受害人損害結果之間具有何種相當因果關系。如果該不作為行為不存在就可以完全避免損害結果發生,安全保障義務人則應承擔全部損害的賠償責任;如果不作為行為只是導致損害后果的加重,那么安全保障義務人應按加重的比例承擔相適應的賠償責任。
如果您的情況比較復雜,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房產抵押貸款到期后怎么解除抵押
2021-01-05留置權與抵押權有什么區別
2020-12-24檢察院檢察員違法亂紀如何處罰
2020-12-05監督部門可以責令暫停疫苗生產的情形
2021-01-24行政拘留能隱瞞單位嗎
2020-12-19出門打工需要辦健康證嗎
2020-11-30夫妻分居多長時間可以離婚
2021-02-14監視居住可以用手機嗎
2021-01-202020年新三板上市條件與標準是什么
2020-11-19信用卡違約金上征信嗎
2021-02-25單位的資金可以以個人名義開立賬戶嗎
2021-02-15合同債權質押的法律效力應包括什么內容
2021-03-19機械設備合同免責條款怎么寫
2021-03-09辭退保姆說實話嗎
2020-11-22非法侵入住宅罪認定的標準是什么
2021-01-23“期間”是如何規定的
2020-12-02保險糾紛應該如何解決
2021-01-20保險糾紛應該怎樣處理
2021-02-01人身保險合同的法律適用
2021-02-10得過抑郁癥還能否購買人壽保險和意外傷害保險
2020-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