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免責損害賠償不能落空:
《深圳經濟特區院前醫療急救條例(征求意見稿)》,對應急事件的處置細則和責任義務進行明確:現場善意、無償的緊急救護免責。《條例》是“好人法”值得肯定,但是目的善意未必帶來結果滿意。對造成被救護者民事損害的,不宜一刀切地免除責任,應修訂完善細則,出臺可操作的配套規定。
日前,醫改步伐一直走在全國城市前列的深圳出臺了相關規定:《深圳經濟特區院前醫療急救條例(征求意見稿)》,對應急事件的處置細則和責任義務進行明確:現場善意、無償的緊急救護免責。
很顯然,《條例》作為“好人法”,規定善意、無償的現場緊急救護免責,意在鼓勵院前急救見義勇為行為,為其服下“定心丸”,免除其后顧之憂,從而及時搶救突發病患。無疑,《條例》也是“善意可嘉”,值得肯定。
但是,目的善意未必帶來結果滿意,目的正當不能替代手段正當,無償行為也不是法律上的免責事由。如果是“好心辦壞事”,采取措施欠妥、救治手段不當,造成病患“二次傷害”,且具有過錯的院前急救行為,并沒有免責的法理基礎,有違民法上“過錯歸責”的一般侵權責任原則。
立法講究科學性、操作性,還應遵循《立法法》,不能與上位法沖突,要是只顧及目的善意性,忽視手段與結果的妥當性、滿意性,不顧“過錯歸責”法律原則,不分現場急救行為是適當或是失當及其失當的程度,而一律規定現場緊急救護只要“善意、無償”就免責,不但會讓被急救患者遭遇“二次傷害”卻面臨追責索賠尷尬,讓合法權益得不到法律救濟保護,進而導致扯皮糾紛,并引發“救人被訛”“好人難做”負面社會效應,也會導致《條例》作為地方法規,與《民法通則》《侵權責任法》等上位法沖突,讓《條例》天生底氣不足,損害地方立法的嚴肅性、權威性。
因而,《條例》在規定“現場施救者對傷病員實施善意、無償的緊急救護行為受法律保護”的同時,對造成被救護者民事損害的,不宜一刀切地免除責任,應修訂完善細則,出臺可操作的配套規定。
一方面,要強化特點場所或單位、相關人員院前急救知識、技能的培訓,并加強其責任意識,賦予特定場所、單位一定的院前急救義務,并明確不能因為抱有善意就可以疏忽大意,不能因為可以免責就失去謹慎注意義務,不能因為急救技能不過關而造成救治不當。
另一方面,建立院前急救行為是否適當的評鑒機制和緊急救護社會基金,如果施救行為導致被救助者“二次傷害”的,可就其民事損害賠償責任承擔予以制度兜底。具體根據救護行為是否適當、基本適當、不適當,來區分責任大小、分配責任歸屬。救護行為適當的,救護人無需擔責;救護行為基本適當,可免除救護人責任,由救護基金對被救護人予以適當補償;救護行為不適當的,區別主觀責任大小,由救護人在責任限額范圍內進行賠償,不足部分由緊急救護基金向被救護人予以補償。
此外,應將院前急救制度有效對接見義勇為獎勵考核機制,做到免除后顧之憂的“急救免責”之外,更有向善激勵的獎勵機制保障,從而更加積極有效推動《條例》的實施。
總之,做到“善意、無償”救護者免責乃至有效納入見義勇為獎勵,被救者權益保護也不能落空,要在兼顧科學、公平、權利保護和平衡法益的基礎上,修訂完善《條例》規定,出臺配套實施細則,從而最大化地發揮《條例》作為“好人法”的作用。
律霸小編提醒您,做到“善意、無償”救護者免責乃至有效納入見義勇為獎勵,被救者權益保護也不能落空,要在兼顧科學、公平、權利保護和平衡法益的基礎上。以上就是為您總結的相關資料,希望可以幫助到您,本網站致力于打造優秀的法律咨詢平臺,如果您還有疑問,歡迎進入律師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通事故車輛鑒定費
2021-02-24勞務派遣期間因公死亡如何賠償
2021-01-04股權轉讓違約要繼續履行嗎
2021-03-17專利權可以贈與嗎
2020-12-27新婚姻法有沒有事實婚姻
2020-11-08兒子去世,孫子是否有代位繼承權
2021-03-07托收承付的承付期為多久,結算條件又是怎樣的
2021-01-10關于開發商的“套路”購房者應如何應對
2021-01-03如何安全支付二手房中介費
2020-12-02如何認識口頭變更勞動合同的法律效力
2021-01-26雇傭關系有經濟補償嗎
2021-01-13實習期應該有工資嗎
2020-12-27交強險如何支付賠款
2021-02-10保險合同有什么客體要件
2021-02-19撞死人保險公司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3-24詳解交通事故保險公司賠償費用問題
2020-11-26失業保險基金額用途有哪些
2021-03-20出了車禍保險最多賠多少
2021-02-17保險理賠需多少時間才能到賬
2021-01-25保險合同理賠的基本原則是什么
2020-12-19